每經網 2015-06-20 17:21:54
“中國進入資管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無論從財富積累增長來看,還是從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企業和政府降低杠桿率的角度來看,都為資管創造了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因為居民確實有保值避險的需要,也有傳統的需要。”6月20日,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李振江在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中作出上述表示。
每經記者 張威
“中國進入資管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無論從財富積累增長來看,還是從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企業和政府降低杠桿率的角度來看,都為資管創造了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因為居民確實有保值避險的需要,也有傳統的需要。”6月20日,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李振江在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中作出上述表示。
李振江表示,青島發展資管行業恰逢其時,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中國進入資管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無論從財富積累增長來看,還是從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企業和政府降低杠桿率的角度來看,都為資管創造了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因為居民確實有保值避險的需要,也有傳統的需要。這是一個發展前景非常好的行業。
從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資管業務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業務,李振江指出,因為這些年來,雖然有很大的發展,但是包括成立專門的部門,甚至獨立出來發展它,總體而言還是一個新的業務。“現在總體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比重,還是比較低的。從農行來說,能代表資管的理財產品是1.2萬億,相對于農行12萬億的存款和8萬億的貸款來講,還是比較低的。”
從這幾年銀行發展資管產品的體驗來看,李振江認為還面臨一些挑戰,從資產上來看,資管類信貸的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從配置端來看,理財產品作為穩定財產的工具還是比較重要;從產品本身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這種剛性兌付還是沒有打破;從內部管理流程來看,某種程度上,商業銀行在資管上還是基本沿用了基本信貸流程和風險控制方式。“我覺得這都是影響商業銀行資管發展的新問題和面臨的新挑戰。”
既然資管時代已經來臨,李振江認為商業銀行發展資管業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并就如何發展資管業務提出了幾方面的建議:
第一,從商業銀行內部來看,確實需要把資管作為一個主體業務進行。如果把它作為一個附屬或者作為存款替代工具,作為類信貸的工具來發展,我覺得資管業務很難達到突破,也很難實現商業銀行由信貸銀行向資管銀行轉變。
第二,商業銀行內部的發展能力還需要提升。因為發展資管業務,需要很多激勵機制,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特別對國有商業銀行來說,這種激勵機制的建立,可能還受到很大的約束,可能與其他的非銀行之外的這種行業發展資管相比,面臨的約束更強,我覺得這是需要在激勵機制方面有所突破的地方,沒有激勵機制的突破,管理能力很難得到提升。
第三,商業銀行發展資管的法律體系還需要有所突破。因為目前來看,商業銀行發展資管的法律體系并不完善,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完整的客戶和銀行之間的信托關系。之所以現在剛性兌付無法打破,在法律上是沒有依據的。只有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商業銀行發展資管的環境才會有大的改觀和大的突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