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 00:27:46
此次發改委透露的信息顯示,對于不能按時開工的項目,發改委將會收回中央投資并按規定履行投資計劃調整程序后,調整用于其他重點項目建設。
每經編輯 李怡
項目不按時開工 發改委將收回中央投資?
13省區部分項目未按計劃開工遭國家發改委通報,并要求限期開工建設
每經記者 王辛夷
6月24日消息,審計署重點抽查重大投資項目的審批和開工情況,發現13個省區的部分項目未按計劃開工。針對這些項目,國家發改委已經向有關省區進行了通報,并要求抓緊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項目各項建設條件,限期開工建設。
此外,發改委還在同一天發布消息,為促進穩投資、穩增長目標的實現,于6月下旬開始對全國重大水利工程開展專項稽查。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自今年一月至今,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37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僅6月份就有10個項目獲批,總投資額超過2500億元。
6月批復2500億元項目
在今年1至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中,基礎設施投資是最大的亮點,同比增長18.1%,遠高于同期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后者增速已經連續10個月出現下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從近期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可以看出,從第二季度開始的大力度穩投資正在逐步見效,但同時也應看到,穩增長的基礎依然比較脆弱。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堅挺的背后,是國家發改委頻頻批復的重大工程。發改委在去年推出七大重大投資工程包,并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吸收新興產業、現代物流等投資方向,將工程包數量擴容至11個。
然而記者梳理自去年四季度至今的數據發現,不論工程包數量如何變化,經發改委批出的重大工程中,絕大多數都是機場、鐵路、公路等交通類基礎設施工程。
以6月份為例,截至23日批復的10個項目中,有5個機場,2條鐵路,以及2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其中又以鐵路投資最為突出,兩條鐵路的投資額總和就接近1100億元。
6月23日這一天批復了三個項目,分別是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項目、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以及北京首都機場運行保障配套設施改造工程,總投資規模達到1302.56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基礎設施投資有兩個效果,從短期來看可以增加有效供給,緩解當前經濟下滑的趨勢,從長期來看又為未來的增長構建基礎,在我國仍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重大水利工程開展專項稽查
和密集審批同步進行的,是更為嚴格的督查和審計。
6月24日,財政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央財政下撥資金250億元,用于支持有關地區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的29項續建或其他具備資金下達條件項目的建設。
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宣布于6月下旬開始,對全國重大水利工程開展專項稽察,稽查的目的正是“促進穩投資、穩增長”。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透露,此次稽察的項目范圍包括重大農業節水工程、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新建大型灌區工程等六類,檢查的重點是項目開工、建設進展、資金到位及使用等。
也是在這一天,發改委對部分項目未按計劃開工的13個省區進行了通報。
發改委介紹,針對這些項目以及未開工的原因,發改委辦公廳向有關省區進行了通報,并要求有關省區發展改革委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針對項目未開工的原因,抓緊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項目各項建設條件,限期開工建設。
仔細梳理發改委歷次批復不難發現,不少重大工程投資安排中都包含中央預算內投資。以總投資額為960.8億元的“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為例,480.4億元的項目資本金中有74.7億元來自中央預算內投資。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曾介紹,今年發改委掌握的中央預算內投資不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要用在刀刃上。
此次發改委透露的信息顯示,對于不能按時開工的項目,發改委將會收回中央投資并按規定履行投資計劃調整程序后,調整用于其他重點項目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