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10 09:12:08
◎每經評論員 葉檀
昨日,A股市場吹起了沖鋒號。現貨市場全部翻紅,由于事實上的無限量接盤,強行拉動市場人氣后,市場人氣自動上升,抄底者眾多,也實現了社會資金與國家隊資金的合力。
滬深雙雙低開后回升,滬指10:30以后在3500點展開爭奪戰,午后開盤延續上升態勢,連破3600、3700兩關口,兩市共逾1200股上漲,下午拋股者已無還手之力。港股恒生指數與H股指數在9:45左右到低位后一路上升,同樣沒有懸念。境內外市場開戰第一階段均告成功。
期貨市場同樣如此,三大主力期指合約全部漲停。除了IH外,其他期指各期限主力非主力合約大多數漲停。估計不必等到7月17日交割日,空方就會投子認輸。
政策層面繼續加強力度,以防平倉爆倉。繼央行、財政部、保監會、國資委與上市公司提出不會抽血外,7月9日銀監會提出,允許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到期的股票質押貸款與客戶重新合理確定期限。質押率低于合約規定的,允許雙方自行商定押品調整等,大意是委托理財、信托、股票質押上市公司有展期,重新確定風險線,如果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還可以繼續質押融資。各家銀行與證金公司展開合作,提供同業融資。
對市場的支持走到這一步,顯示大局已定。
虧損的人與機構有兩類:一類是前期做多尤其是跟風融資進行趨勢融資的投資者,他們沒有止損,有的被強行平倉,多年財富毀于一旦。
兩融余額在6月18日觸及這輪牛市高點后,截至7月7日已連續13個交易日下滑。場外配資已經出局或者已被平倉。7月8日有媒體報道,最近的行情中已經有過半客戶被強行平倉,熬過去的可以減少損失。
場內融資盤已清理得差不多。滬深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已回落至1.62萬億元,較6月18日的2.27萬億元最高規模時相比,已經大幅回落6500億元。7月8日又流出1700.19億元,較最高規模大致流出在8200億元左右。
據測算,假設滬指跌到2000點,融資盤一直不平倉,那么融資盤可能給券商帶來約3000億元損失,給銀行帶來不超過4000億損失,由于是非常極端的情況,這可以看作是券商和銀行損失的上限。實際情況要樂觀一些,考慮到市場已經回穩,以市場恐慌日作為最低價,滬指應該在3500點左右。
另一類是期指空頭,他們賺了大錢試圖通過市場連續下跌賺錢,現在被封堵。
有媒體從多個不同信源獲知,7月2日當天有多個機構接到中金所電話窗口指導,要求“不要做空,對于300手以上空單持倉者,亦要求盡快平倉,兩項口頭通知期限是周五(7月3日)前。”
7月3日收盤后,中金所公布《關于近期股指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的通報》,以后進行封殺,單向持倉手數,新開套保空單填表,終結套利編碼的500次撤單豁免,嚴查利用套保編碼做投機。他們賺了大錢,但不知道止盈的道理,既然你可以鉆漏洞用套保編碼高頻交易,難道托市的學不會嗎?
很多人在抄底,未來還會融資,市場恢復,這些穩定市場的部隊也會各為其主。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恢復需要時間。
經歷這輪大跌,投資者有必要讓自己更理性更有觀察力,或者將資產交給誠信的專業投資者打理,或者找到真正被低估的價值股。其他的捷徑不是為普通投資者準備的,所以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