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2 16:58:42
據“我來啦”控股股東三泰控股公告,本次合作后速遞易將為包括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在內的更多快遞公司解決最后100米交互難題,同時順豐向我來啦公司提供2億元委托貸款。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記者 李卓
方興未艾的智能快遞柜市場,因為順豐總裁王衛的入局而顯得頗不平靜。
7月31日,三泰控股(002312,SZ)發布關于簽訂投資協議的公告稱,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科技)將以增資的方式認購成都我來啦網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來啦”)增資后的30%至40%的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豐巢科技的股東包括深圳市順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5%),法人代表是順豐總裁王衛,順豐投資也是此次簽約的協議方;“我來啦”是由三泰控股持股98.72%的子公司,主要業務是智能快遞柜“速遞易”。
據今年6月底發布的首份“中國智能快件箱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目前智能快件箱的制造企業中,推廣近3年的“速遞易”分布城市(有34個城市)排名第一。豐巢科技是在今年4月新注冊成立,同樣致力于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
正因如此,順豐攜豐巢科技入股“我來啦”被看作智能快遞柜市場整合潮起。在最后100米生態圈驅動以及智能快遞柜資產較重、盈利難題待解問題下,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合作是大勢所趨,智能快遞柜的市場競爭最終都會走向融合。
智能快遞柜存三方需求
智能快遞柜近幾年的異軍突起,與解決“最后100米”物流難題的巨大需求密切相關。
雖然智能快件箱本身的周轉效率被認為還沒有發揮出來,但中國智能快件箱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調查顯示,50個城市中96%的使用者認為智能快件箱方便了網購人群的收取快件,60%的人認為智能快件箱能夠保證收件人的人身安全和隱私;從派件效率看,72.7%的快遞員為了更高效地派送快件而使用快件箱。由此可見,市場對智能快遞柜的需求,來自快遞企業、消費者以及快件箱企業三方。
上述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4月,50座城市共安裝智能快件箱31156組,格口約118.56萬個;智能快件箱派送快件超1.13億件,大約只占到各地區或者各城市派件比重的1%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其中,“速遞易”和順豐所分布的城市分別位列第一位和第三位,排在第二的是郵政的“易郵柜”,此外,還有收件寶、京東等28個品牌的智能快件箱分布。正因如此,順豐攜豐巢科技入股“我來啦”被視為強強聯合。
三泰控股公告表示,本次合作后速遞易將為包括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在內的更多快遞公司解決最后100米交互難題;通過本次合作,速遞易還將與豐巢科技實現強強聯合,協同布局智能快件箱,實現數據與研發服務能力共享,共同占據社區最后100米入口。此外,順豐投資擬向“我來啦”提供2億元委托貸款,助推速遞易業務快速發展,增強速遞易綜合競爭力。
智能快遞柜整合潮起
今年6月剛對外正式亮相的豐巢科技,在如此短時間就宣布入股以速遞易為主要業務的“我來啦”,對業界來說似乎有些始料未及。
豐巢科技的股東除了順豐投資外,還包括申通、中通、韻達以及普洛斯四大物流巨頭。這也一度讓外界認為,豐巢科技的入局,加上此前阿里及其他第三方公司比如三泰控股在“最后一公里”的布局,陣營分化已明顯。
不過,鐘鼎創投合伙人湯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最后100米是物流圈的生態問題,任何一家在最后100米的布局很難只服務自己的業務,這樣可能就非常局限。
“快遞智能柜在每個小區落柜的資產比較重,順豐沒必要在有速遞易的地方再去落一組豐巢,這個市場沒有那么大的利潤率去支撐資源浪費。”湯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解釋。
同時,據中國智能快件箱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調查,對智能快件箱的制造企業而言,現在最難的就是盈利模式,普遍還處于投資和實驗階段,比較難收回成本。
因此,在湯濤看來,怎么去服務社會化所有的業務,包括豐巢科技的出發點,順豐從自己封閉的系統成為一個開放系統,聯合多家形成一個開放的三方平臺,去服務所有物流玩家,才應該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