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5-11-12 11:21:29
從澳大利亞墨爾本飛往中國重慶的班機上,一大波澳洲活牛來襲。150頭牛通過液壓起重機被裝載到波音747貨機上,它們是從澳大利亞到中國中部的首批空運活牛乘客。而此次飛行的目的地則是:屠宰場。
從澳大利亞墨爾本飛往中國重慶的班機上,一大波澳洲活牛來襲。150頭牛通過液壓起重機被裝載到波音747貨機上,它們是從澳大利亞到中國中部的首批空運活牛乘客。而此次飛行的目的地則是:屠宰場。
在首趟屠宰場之旅航班中,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被裝載到飛機的主甲板——也就是經濟艙乘客所在的位置。而在商務艙乘客優雅的啜著香檳的地方,則坐著幾名牲畜護送人員。
近年來,中國市場對鮮牛肉需求的不斷攀升,而進口活畜按規定需要在入關地點就近屠宰,這樣“打飛的運活牛”可謂既可行又劃算。這就意味著,如果商家想向重慶這樣日益繁榮的中國內陸城市售賣新鮮牛排,只需要一架大飛機。
這趟活牛航班由澳大利亞農村服務公司阿德萊德公司包辦。“空運為牲畜運往內陸地區提供了機會。”艾德士有限公司活畜出口業務總經理卡梅龍·霍爾說,“如果是海上運輸,那么運送范圍將極大的限制在沿海地區”。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荷蘭合作銀行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年均牛肉消耗量將增加220萬噸,足夠做190億個大漢堡。需求增加推高了中國牛肉的價格,自2000年至今,中國市場的牛肉價格翻了四倍,今年6月達到了10美元/公斤,成為全世界最貴的牛肉之一,是澳大利亞牛肉基準價格的兩倍多。
因此,就在中澳兩國簽訂包羅萬象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后的幾個月,澳大利亞的活畜公司和出口商便開始承包飛機、找尋檢疫點,并著手計劃規模更大的牲畜運輸船只。澳大利亞的供貨商冒著風險下了賭注,商品的附加值值得這樣大費周折的將牲畜空運到中國。
“這是個巨大的商機。”墨爾本顧問公司基德·威廉斯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維·威廉斯說,“中國市場就是一個成長的故事。”該公司充當農業貿易經紀人角色已有30年。
除了豪華的空運,也有出口商盤算著通過海運將牛送到中國來。今年8月,西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港,維拉德集團與中國富麗達集團達成了牛肉供應協議。這個澳大利亞公司訂購了兩艘船,將于未來兩年內交付。有了這些船,該公司每年可向中國輸出6萬頭牛,而海上運輸時間則不到一個月。(編輯康逸,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