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4 23:56:11
E20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傅濤表示,中國的環保行業比較特殊,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環保產業還很弱小,弱小不僅體現在規模小,還包括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人才結構、薪酬結構、收入水平等,這些和其他產業都不能比較,差距非常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隨著我國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環保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普遍感覺競爭力加大、利潤變薄。環保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在哪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哪兒?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傅濤。值得一提的是,E20環境平臺近日在新三板掛牌,成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環境產業生態型服務平臺公司。
很多環保公司可能活不下來
NBD:E20環境平臺是國內首家上市的環境平臺,環境平臺在產業中扮演什么角色,意義在哪兒?
傅濤:意義就是用市場的力量來服務于中國的環保產業,讓產業主體成為真正的讓環保落地的基石。
環保產業還很弱小。雖然環保產業經過了幾十年發展,但是因為沒有真正得到很好的產業幫助,使得環保產業看似很強大,實際上很弱小。弱小不僅體現在規模小,還包括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人才結構、薪酬結構、收入水平等,這些和其他產業都不能比較,差距非常大。在中國著名的企業中,老百姓可能一個環保公司的名字都說不出來。
深深體會到環境產業的艱難,所以才有了我們這個機構,這是E20環境平臺成立的宗旨之一,即通過專業化、產業化、規?;牧α浚瑤椭h保產業落地。
此外,我們也堅持認為市場機制才是讓產業發展的極為重要的第一維度。雖然這個行業是政策性行業,政府干涉比較多,但是在交易環節,真正的治理環節,必須崇尚市場。
NBD:我的理解是環境平臺主要服務于環保企業,是不是環保企業在發展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傅濤:中國的環保行業比較特殊,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也充滿了政策陷阱、社會陷阱。同時,產業分散,沒有真正的龍頭企業,目前來看,環保企業中公司資產最多的也就是三五百億元,一般的環保上市公司市值也就是幾十億元規模,即使是環保產業中規模較大的一批企業,在現在治理結構之下分析它們,也是問題頗多,很容易發現很多的毛病,這和其他行業的很多公司是不能比較的。
實際上,這種催生起來的快速成長的行業都是有毛病的,有毛病才會給提供服務的平臺發展的機會,在分散、變化、轉型、陷阱多、挑戰多等環保產業的現狀面前,無論是領跑的還是中等的環保企業,都需要陪伴發展的產業服務。
NBD:當前一些環保領域的市場競爭較大,企業利潤不高,您如何看待環保企業的未來?
傅濤:金融危機之后環保產業成為戰略新興產業,被寄予期望,資本市場在2010年以后才開始真正關注環保產業。近年來,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并在2012年開始被定位為支柱性產業,國家對環保產業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們感到了環保產業春天的來臨。
然而,未來環保產業中很多公司可能都活不下來,因為許多環保公司服務的主體是工業企業,包括鋼鐵企業、焦化企業等發展前景都不是特別好,所以現在環保公司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很艱難。不過,至少有一批環保公司已經開始尋求創新,開始接頭資本市場,開始思考未來,開始在一個自己的交易結構、商業邏輯之下健康發展。這些環保企業也將是在未來環保市場中,非常值得關注的企業。
超七成環保市場待開發
NBD:您所說的創新是指什么呢,如何創新呢?
傅濤:我們實際上一直在關注創新的環保企業,通過創新開拓新的環保市場。比如以前做市政污水處理的環保企業,現在可能會進一步做工業廢水治理,這樣新的領域也就出來了,隨之而來的是新的交易結構,新的系統解決方案等。原來傳統領域像市政污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污水處理價格非常低,甚至出現了惡性競爭,沒有多少可做的空間。因此,突圍的領域一定是新興環境領域。
我一直認為,我們環保公司只做了環保需求的百分之二三十,另外百分之七八十的需求沒有主力公司在做,不是企業不想做,而是沒有商業模式,使得原來這部分是假需求。近十年,我們把垃圾和污水從假需求變成真需求,這得益于環境監管的到位。但現在環保面向環境效果以后,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都得做,不否則難達標,現在不檢測企業排放,改成監測水體達標,那么污泥治理問題、垃圾問題等都將不得不面對和解決,這樣將釋放出很多的市場空間。
NBD:您所指的剩余的百分之七八十的環保市場需求,具體包括哪些領域呢?
傅濤:實際上,這些領域在政府出臺的一些文件里面都有涉及,比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列出了二十多個領域,在我們的產業戰略地圖里也有分類,水的領域有二三十個細分領域,比如供水里面就包括水庫、飲用水、再生水等,除了市政污水外,還有海水淡化、雨水、海綿城市等。同時,文件還提出了農業部分、工業廢水、園區廢水,甚至沿海廢水等一系列的環保問題,這些領域此前都沒有治理。
在固體廢棄物處理方面涉及領域更多,固廢包含三四十個領域,因為是物質,所以流通完以后上游可以向收運行業延伸,下游可以向地溝油等出口延伸,這里面又有很多細分領域,都沒有很清晰的商業模式。
這百分之七八十的環保領域的交易結構都是欠缺的,欠缺度不一樣,我們把它稱為叫新的商業模式的設計?,F在不管是重資產的,還是輕資產的環保公司,都需要有這樣的轉型。
NBD:E20環境平臺上市之后,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平臺服務企業問世?
傅濤:我估計會有跟著我們走的,也一定會有別的行業中會出現類似的平臺服務企業。比如,我國各種的行業協會特別多,力量很強,很多人可能會以我們為對標。協會有資源,有影響,就是沒有機制,而且不知道路在何方,協會是多邊組織,E20環境平臺也是一個多邊組織。我也曾在幾個協會任職,之前一直沒有找到一條路,真正把這樣的多邊組織能做成個大公司。
以前沒有人按照公司行為來做多邊組織,我們在進行新的探索,這樣也可能對其他類似的組織有一些借鑒和指導意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