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7 23:50:07
近日,央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個人銀行賬戶分為Ⅰ類銀行賬戶、Ⅱ類銀行賬戶和Ⅲ類銀行賬戶(以下分別簡稱Ⅰ類戶、Ⅱ類戶和Ⅲ類戶),其中Ⅱ類戶和Ⅲ類戶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申請開戶。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近日,央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個人銀行賬戶分為Ⅰ類銀行賬戶、Ⅱ類銀行賬戶和Ⅲ類銀行賬戶(以下分別簡稱Ⅰ類戶、Ⅱ類戶和Ⅲ類戶),其中Ⅱ類戶和Ⅲ類戶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申請開戶。
雖然目前規定對Ⅱ類戶和Ⅲ類戶的功能仍有一些限制,但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項非常大的變革,將產生深遠影響,可能改變銀行過于依靠網點和柜臺的做法。相比此前網絡銀行的弱實名賬戶,通過電子渠道開的Ⅱ類戶可以實現存款、理財、消費等功能,這對網絡銀行的發展來說,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
個人銀行賬戶將分三類
此前,網絡銀行曾因無分支機構、無網點、無柜臺等“純網絡”的概念受到關注。但微眾、網商銀行開展業務后,開戶問題一直各方關注的重點。
由于此前遠程開戶未放開, 8月份上線的微眾銀行只能通過綁定其他銀行卡辦理一個“弱實名電子賬戶”,功能僅可購買本行理財產品,賬戶中的留存資金,按活期存款計息,資金進出都只能通過綁定的銀行結算賬戶。
而按照《通知》的規定,有無銀行人員現場核驗是開立Ⅰ類戶和Ⅱ類戶、Ⅲ類戶的主要區別條件,對于目前無網點、無柜臺、無線下服務的網絡銀行來說,可能更多的是開設Ⅱ類戶和Ⅲ類戶。
華南地區一城商行網絡銀行部門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對于普通用戶來說,Ⅱ類對用戶的資產和投資理財的功能都已經放開了,突破了購買理財產品的地域和柜臺限制。
此前銀監會規定,客戶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必須到網點現場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并簽名確認,而微眾銀行的APP中,提供的更多的是一些貨幣基金、保險產品等。如果新的規定,則投資產品會更加豐富,各類投資產品不再受限。
《通知》還放開了Ⅱ類戶和Ⅲ類戶的消費和繳費功能,雖然有金額限制,但相比之前已經是很大的突破。
前述華南地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上述規定對微眾、網商銀行來說是非常有優勢的。不過,傳統銀行在諸如繳費等業務方面也有所布局,只要政策放開了,其他銀行也會很快跟進。
開戶需和綁卡銀行協商
對于業界期待的“刷臉”開戶問題,央行支付結算司人士明確表示,人臉識別技術還沒有任何部門將其認定為成熟技術,在沒有成熟之前,只能作為開立Ⅱ類和Ⅲ類賬戶的依據,并且是輔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通知》要求,通過電子渠道開立II類戶的,銀行應通過綁定開戶申請人的同名I類戶(以下簡稱綁定賬戶,信用卡除外),作為核驗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的手段之一,確認綁定賬戶的所有人是開戶申請人本人,綁定賬戶的開戶銀行名稱和賬號與開戶申請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根據《通知》,銀行可通過小額支付系統或其他渠道向擬綁定賬戶的開戶行查詢,確定擬綁定賬戶是否屬于I類戶。銀行可根據自身經營策略以及與其他銀行協議,自主決定是否開通小額支付系統客戶賬戶信息查詢功能。央行相關人士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這是“屬于各行的商業行為和市場化選擇”,由各家銀行自主決定。
前述華南地區銀行人士表示,央行的新規要求由金融機構逐個協商洽談解決,如果一一協商的話,全國這么多的銀行,這個過程會比較長,很麻煩。業界其實也在等待央行是不是會有一個指導,因為大部分用戶還是在大行手上,如果大行不把接口改造、放開給其他銀行驗證的話,其他中小銀行想借用Ⅰ類戶開立Ⅱ和Ⅲ類賬戶還是會有所限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