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1-26 20:19:10
經平安與佳兆業雙方證實,二者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金額500億元,方向為支持佳兆業未來發展。這一事件挑明了境內金融機構對佳兆業正在轉暖的態度。
每經編輯 白亞靜
每經記者 白亞靜
佳兆業的財務困境有望從根本上扭轉。
近1800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以及操盤多年的核心舊改團隊,使得這家公司在恢復銷售之初,即被多家金融機構瞄準,尋覓可合作的機會。平安500億元的大單一經披露,更是提振了境內金融機構對佳兆業財務好轉的信心。
多地項目解封銷售、獲大型金融機構巨資合作單、從政府手中獲得體育場館經營權等一系列動作,意味著佳兆業境內經營環境正在得到好轉,境內債務重組的障礙已所剩無幾。
財務狀況趨于好轉
經平安與佳兆業雙方證實,二者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金額500億元,方向為支持佳兆業未來發展。這一事件挑明了境內金融機構對佳兆業正在轉暖的態度。
從深圳、廣州、上海等多地項目開始恢復銷售起,佳兆業的境內流動性危局得到逐步緩解,開始受到不少金融機構青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除了佳兆業原有債務方的一些大型銀行,還有不少私募基金正在關注投資佳兆業的機會,投資方向包含舊改、存量物業等。
一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佳兆業的多個項目開始銷售后,當時他們認為其流動性危機已得到初步緩解,因此一直在尋覓與佳兆業合作的機會,比如存量物業這塊。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末,佳兆業的境內計息債務約480億元。除了平安銀行提供的500億元用于未來發展的巨資,此前,中信銀行還聯手信托公司提供了300億元貸款,用以置換多個地方項目的債務。巨量合作資金的介入,覆蓋了原有債務規模,意味著佳兆業境內流動性危機已得到初步緩解。
事實上,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境內多家債權人和佳兆業達成和解。比如,去年底,深圳城市廣場項目所有未售房源解除司法查封,即因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杭州銀行等數十家金融機構已和佳兆業達成和解。
機會與危機并存
起死回生的基礎是兩項仍在進行中的業務。
一項是佳兆業的核心資產——舊改業務。雖然2015年佳兆業都處于資金極度緊張的境地,但據佳兆業城市更新集團副總裁黃杰透露,原有舊改業務仍在推進。這些正在新進以及儲備的舊改項目,多集中在廣、深、莞等樓市較好的珠三角地帶,物業類型廣泛,商業價值較大。
一項是佳兆業2015年重點培育的文體業務。目前,佳兆業已獲得深圳、佛山等地的5個體育場館運營權,在內部孵化了文體產業運營團隊。
不過,肇始于2014年底的危機還沒有徹底解決。
最緊迫的是境外債務重組。1月10日,佳兆業提出了一份凈現率達75%的重組方案,并許以債權人一定同意費,以期在2月7日前解決。不過,這一方案遭遇了華爾街對沖基金Farallon以及BFAM的反對。這些機構聯合了超過25%的境外債權人,希望獲得更高利息以及現金保障。
由于佳兆業債券發行書規定,超過25%,可采取強制措施,因此這部分債權人的利益訴求不容小覷。
另外一重門檻是遲遲未公布的年報。
發稿:隋丕寧 審核:楊羚強 終審:蔡戰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