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4-13 15:20:42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目前簡單的分塊打印方法節省60%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時間,并使得制造出的物體滿足所要求的連接強度、整體平衡性及可打印性。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圖形與幾何計算實驗室及“創客空間”研究小組近期在3D打印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提出了一種“由粗到細”的快速、廉價制造大物體的技術。該成果論文已被計算機圖形學領域頂級會議“2016計算機圖形學國際會議”接收,近期將發表在《美國計算機學會圖形學匯刊》上。
據介紹,3D打印和平面激光切割是近年來逐漸成熟的快速成型制造技術,但各有其不足。其中3D打印機無法直接打印體積較大的物體,平面激光切割只能制造具有2D形狀的物體。
中科大研究小組近期結合兩種技術的優勢,提出一種快速、廉價的分塊制造大物體的方法。他們將3D物體模型設計為內部的凸多面體粗略部分及外部的精細部分,內部的凸多面體由多個激光切割板塊組裝而成,并通過三維自鎖機制連接成穩固的內部支撐結構;外部的精細部分被剖分成多個部件,并用3D打印機分別制造出來,然后貼附到內部支撐結構上以保證物體表面的細節外觀。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目前簡單的分塊打印方法節省60%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時間,并使得制造出的物體滿足所要求的連接強度、整體平衡性及可打印性。
中科大教授劉利剛介紹,該成果可廣泛應用于快速、廉價地制造體積較大且需定制的物體如雕塑、雕像、電影道具、文物復制品等,且制造物體的尺寸越大,節省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時間越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