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8 10:33:38
近日,武漢的P2P平臺漢金所面臨投資者對其國資背景的質疑。全國企業信息系統顯示,漢金所的股東在經過重重穿透之后全部為自然人,而平臺則宣稱自己是國資系平臺。漢金所相關人士表示,按照現在的工商登記規定,漢金所的股份公司設立登記后,其股東發生變化或持股比例變化,無法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說好的高大上的國資背景的平臺,工商公示資料卻絲毫看不出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武漢的P2P平臺漢信互聯網金融服務(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即漢金所)就面臨投資者這樣的質疑。全國企業信息系統顯示,漢金所的股東在經過重重穿透之后,居然全部是自然人,而平臺則宣稱自己是國資系平臺。
漢金所相關人士表示,按照現在的工商登記規定,漢金所的股份公司設立登記后,其股東發生變化或者持股比例出現變化的,無法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也無法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閱。
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人知道通過工商資料查詢來確定平臺的股東情況,也是一種進步。不過,有的時候查詢的資料也不一定準,平臺和投資人可以多渠道求證,加強溝通。
工商系統查不到的“國資”背景
此前,有投資人在第三方平臺上發貼質疑漢金所的國資身份,因為根據工商系統的資料顯示,其所有的股東都是自然人。
根據漢金所的官網資料,該公司2014年9月在武漢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隸屬于武漢信用投資集團,是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是地方國企絕對控股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漢金所的主要股東為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同豐資產管理公司,而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經過兩層穿透之后,其背后的股東全部為自然人,而同豐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東也是自然人。
不過,漢金所隨即發布說明回應了這一事件。漢金所梳理其股權關系稱,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漢金所的控股股東,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漢金所的實際控制人,武漢市國資委為漢金所的最終控制人。
上市公司大連友誼(000679,SZ)在此前發布的重組公告中也提及,大連友誼擬向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信用風險管理有限公司2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武信擔保集團100%股權……漢信互聯網金融70%股權。公告中還提及,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武漢信用風險管理有限公司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大連友誼64.93%的股權。而其發布的系列公告有專門章節披露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是武漢信用風險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是武漢市國資委。
漢金所相關人士表示,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武漢信用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信息和實際情況不一致的原因如下: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受理股份公司的股權變更登記。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變更、股東登記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變更、股東登記在各地股權托管中心。因此,股份公司設立登記后,其股東發生變化或者持股比例出現變化的,無法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也無法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閱。
投資人可多渠道驗證
遇到類似情況的并不僅是漢金所,此前,廣州e貸也曾遇到投資人問過其上市公司背景的真假,因為在工商資料里面并沒有看出來。
廣州e貸相關人士表示,其上市公司是后來增資進入,在工商資料里查不到,所以有的會質疑,不過經過解釋之后,投資者基本已經認同;由于是上市公司進入,且此前發過公告,所以比較容易解釋。
在網貸行業人士看來,投資者查詢平臺背景這一點其實并不難理解,畢竟此前也有過號稱國資平臺,但是實際上卻是“假國資”。越來越多投資者查詢公司的股東背景等信息,恰恰可以看出投資者正在變得越來越理性,而對平臺背景的關注最常用的則是工商資料的查詢。
不過,從上述幾起案例來看,工商資料有時候顯示的信息或許并不是很完整,投資者也需要找到更多的方法來證實消息。
以出資金額和持股比例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有這樣一行提示:股東(發起人)的出資信息截止2014年2月28日。2014年2月28日之后工商只公示股東(發起人)姓名,其他出資信息由企業自行公示。
廣州e貸總裁方頌認為,投資者要查詢P2P平臺的股東背景是否屬實,最常用的一個渠道就是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可從記載企業的注冊資本、股東的情況變化進行分辨;如果在該系統查詢不到相關信息,可通過股東公司披露的年報、公告或其他文件里查詢是否有投資該平臺的投資信息。當然,也可直接致電或上門拜訪股東公司進行具體詢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