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1 09:54:01
近日,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16年年會”上指出,財務公司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不良率和不良余額實現了逆勢“雙降”。同時,財務公司人士則希望能夠擴大財務公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范圍,加快試點的步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近日,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16年年會”上指出,財務公司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不良率和不良余額實現了逆勢“雙降”。
數據顯示,2015年末,財務公司不良資產余額為20.22億元,較年初下降38.39%,行業平均不良資產率為0.05%,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
“2015年財務公司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約束,行業整體抵御風險能力有很大提升。”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毛宛苑分析指出,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普遍上升的環境下,財務公司實現“逆勢雙降”。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15年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業務累計發生592.94億元。
對此,財務公司人士坦言,希望能夠擴大財務公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范圍,加快試點的步伐。
此外,《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行業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還建議支持財務公司開展大額存單業務以及信貸資產證券化。
專家:三大難題尚需破解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末,全國已開業的財務公司227家,比2015年初增加了31家。
“新疆目前也已有2家企業集團正在申請籌建財務公司,已完成申請材料的論證程序。”毛宛苑透露。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集團所屬性質看,227家財務公司中,民營企業財務公司達到35家,數量占全行業機構總數比重達15.4%,占比較2015年初增加2.1個百分點。
對此,毛宛苑分析指出,所有制構成進一步呈現多元化趨勢,民間資本進入財務公司實現常態化,財務公司行業改革開放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觀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財務公司發展也面臨著產業風險和外部挑戰。
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亦分析指出,財務公司要努力破解資金集中不足、產業鏈金融服務不足和國際業務發展不足三大難題。
“2015年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深化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業企業集團包括大型央企經營效益下降、進而導致產業風險加大,財務公司資產規模及利潤水平增速也相應放緩,信用風險和流動性管控壓力上升。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力度加大、存貸款利差收窄,以及市場上各類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財務公司的傳統盈利模式受到較大沖擊。” 毛宛苑坦言。
她還進一步表示,部分企業集團過于偏重財務公司的創利功能,對財務公司的考評重利潤而輕服務,將財務公司等同于一般的子公司,在用人機制、績效考評等方面未能實現差異化管理,年度利潤指標逐年提高,造成部分財務公司資金歸集能力不強,片面追求賬面盈利,聚焦集團主業、支持集團轉型發展的功能作用發揮受限,并可能引發風險。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有40家財務公司開展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累計境外歸集資金213億元; 73家財務公司實現集團票據集中管理,17家財務公司引入了戰略投資者。
加快產業鏈金融試點
早在2014年,銀監會在全國選取了北汽、上汽、海爾、格力、武鋼等5家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試點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2015年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業務累計發生592.94億元,累計實現業務收入10.03億元。
5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未參與試點工作的財務公司也在傳統產業鏈金融方面積極開拓。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希望為成員單位產品提供消費信貸、買方信貸以及融資租賃業務。”一位財務公司人士坦言。
中航工業財務公司總經理劉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現有的政策僅考慮評級,只有少數幾家財務公司列入了產業鏈金融試點。因此,建議監管部門充分考慮客觀實際情況,開放試點,以促進財務公司充分發揮自身金融平臺作用,助力集團戰略實現,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開展多元的金融服務。
毛宛苑亦表示,將根據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下發《關于進一步擴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的通知》,按照通知中對試點業務的準入要求,批準監管評級為創新類,且符合資金集中度不低于40%等相關條件的財務公司作為試點企業,開展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為企業集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基于真實貿易背景的“一頭在外”票據貼現和應收賬款保理等金融服務,在促進集團主業發展的同時,降低企業集團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供應商的融資成本,為之提供及時的資金支持,提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資金運轉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程度加深,大額存單的發行范圍也呈現擴大化和多元化的趨勢。
對此,上述《報告》建議財務公司可探討按照“由內向外,逐步推進”的路徑開展大額存單業務:初期,具備條件的財務公司可先在企業集團內部開展大額存單業務;中遠期若財務公司大額存單業務向產業鏈拓展的資質獲批,可將大額存單的發行范圍逐步擴展至上下游企業等金融服務對象。
此外,《報告》還分析指出,財務公司資產證券化可能會發生應收款項提前或延遲償付風險,以及面臨融資成本的權衡問題。因而,建議通過擴大減免稅范圍等稅收優惠政策,降低財務公司證券化發行成本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