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0 21:34:34
銀行結匯8292億元人民幣(等值1270億美元),售匯9109億元人民幣(等值1395億美元),結售匯逆差817億元人民幣(等值125億美元),環比下降47%,日均逆差連續5個月下降。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國外匯供求狀況進一步趨向平衡。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6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5月外匯統計數據。其中顯示,銀行結匯8292億元人民幣(等值1270億美元),售匯9109億元人民幣(等值1395億美元),結售匯逆差817億元人民幣(等值125億美元),環比下降47%,日均逆差連續5個月下降。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國外匯供求狀況進一步趨向平衡。
1月至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分別為544億、339億、364億和237億美元。結合以上數據來看,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在逐步緩解。
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擴大但外匯收付由逆轉順。5月份,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235億美元,前4個月分別為558億、305億、261億和89億美元。其中,5月份非銀行部門涉外外匯收付小幅順差2億美元,1月至4月分別為逆差201億、105億、59億和20億美元。
“購匯意愿進一步減弱,部分渠道的外匯融資明顯回升。”上述新聞發言人說,我國市場主體的涉外收支行為繼續穩步調整。5月份,衡量購匯動機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73%,較4月份下降2個百分點。同期,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余額增加3億美元,其中外匯融資余額增加74億美元,較4月份多增了113%,已連續3個月回升,顯示企業對外債務去杠桿化步伐放緩。
上述新聞發言人認為,5月外匯形勢的另一個特點是,結匯意愿繼續上升,境內外匯存款下降。5月份,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7%,較4月份上升4個百分點。同期,外匯存款余額減少88億美元,4月份為增加9億美元。這些都顯示企業和個人保留外匯的意愿減弱。“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更加反映了國內經濟基本面。”
5月份,人民幣匯率依然持續走低,為何結售匯逆差會進一步縮減?對此,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時表示,對于人民幣的走勢,更應該看人民幣匯率指數,而不是盯著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動。人民幣匯率指數由人民幣對13種樣本貨幣的匯率通過貿易權重計算得出,“這和我國的貿易結合得更加緊密”。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從4月29日的97.12到5月31日的97.15,5月期間整體保持上升趨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