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07-02 10:39:42
6月份,制造業PMI為50.0%,比上個月微降0.1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總體看仍呈現生產平穩、結構進一步優化的特征。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生產穩中有升。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長加快。
7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6月份,制造業PMI為50.0%,比上個月微降0.1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總體看仍呈現生產平穩、結構進一步優化的特征。
趙慶河表示,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生產穩中有升。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長加快。一些產能過剩的傳統行業明顯回落。高耗能行業PMI為48.2%,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大幅回落。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偏弱,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仍顯不足。新訂單指數為50.5%,連續三個月回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大幅回落至51.3%。
此外,6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小幅回落后明顯回升。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份官方制造業PMI繼續下降,剛剛處于榮枯線。制造業生產指數處于擴張區間,平穩增長,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回落,需求放緩。企業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均下降,庫存在歷史低位,但企業補庫意愿不足。
“綜合判斷,經過一季度穩增長,5月份以后經濟重回下行通道。維持經濟短期‘W’型、中期‘L’型、長期只有改革才有望‘U’型的判斷。非制造業擴張步伐加快,經濟結構持續改善。原材料購進價格大降,維持通脹見頂判斷,貨政寬松空間逐步打開。”任澤平表示。
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朱振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考慮到房地產逐步回落、通脹回落、去產能力度加大、外需不確定性加大等因素,經濟可能再次向底限靠攏,屆時一定還會有新的寬松。目前來看,7月份政治局會議前后將成為一個關鍵時點。見習記者 蘇詩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