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1 19:40:01
8月1日,零壹研究院發布報告稱,截至2016年7月31日,P2P借貸平臺共4,628家(僅包括有線上業務的平臺,且不含港臺澳地區,下同),其中正常運營的僅有2,112家,占到45.6%的比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施娜
每經記者 施娜
8月1日,零壹研究院發布報告稱,截至2016年7月31日,P2P借貸平臺共4,628家(僅包括有線上業務的平臺,且不含港臺澳地區,下同),其中正常運營的僅有2,112家,占到45.6%的比例。
2016年7月,P2P行業貸款余額繼續攀升,繼上月突破6,000億元大關,增長至6,545億元,同比增長154.3%,環比增長7.5%。P2P行業活躍借款人估計在121.2萬左右,同比增加80.9%,環比小幅增加4.8%。
同時,2016年7月,全國P2P借貸行業整體交易額約為1,707億元,同比增長125.8%,環比增長11.4%,創近四月以來的最高增速。
而行業交易額上漲對應的是成交規模的兩極分化:百余家成交額靠前的平臺行業占比加大,而中小平臺交易額有萎縮趨勢。
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可獲取數據顯示,約68%的平臺在7月出現交易量下滑,考慮到大量交易額較小的平臺,這個比例保守應在85%以上。
對此,零壹研究院認為,互聯網專項整治活動并未減少P2P資金端來源,而是加速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預計下半年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
此外,2016年7月新上線平臺數量僅11家,創下自2013年3月以來的新低,正常運營的平臺較上月小幅下降1.8%。
11家新平臺中,主營房產抵押和車輛抵質押業務的平臺各有4家,3家平臺主營中小企業經營周轉貸,2家平臺涉足供應鏈金融,從事票據理財業務的平臺1家。
而這也是7月獲得融資并購的主要類型。數據顯示,2016年7月整個P2P借貸行業至少發生8例融資或并購事件。
這8家平臺主營業務業務涵蓋供應鏈金融、車貸(含抵押、質押)、房貸(包括抵押及贖樓等房產周轉貸)、保理、票據、農村消費金融等多個領域或融資概念,供應鏈金融和車貸領域更是大額融資事件頻發。
問題平臺方面,2016年7月有51家,較上月減少6家,問題平臺類型以網站關閉為主,共有25家,占到49%的比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利金融現有理財端清盤,完成資金端從個人到專業機構的轉型。
零壹研究認為,7月前問題平臺的數量走勢主要是由近一年新上線平臺數量所決定,互聯網專項整治活動的初步排查后,行業將正式迎來清理整頓期,預計下半年因政策監管因素退出行業的平臺比例將大幅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