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30 02:03: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諾基亞英雄落幕兩年后,總部位于加拿大滑鐵盧的黑莓也放棄了手機業務。如諾基亞一般,黑莓在蘋果和安卓陣營殘酷沖擊下成為絕唱。黑莓的倒下,也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
連續兩個季度業績虧損,壓死了這個曾經占據美國市場48%份額的手機品牌。9月27日,黑莓正式宣布,將放棄自主制造手機,并且將外包旗下手機業務。黑莓CEO程守宗表示,公司計劃避開激烈的硬件市場競爭,專注于更具吸引力的軟件和設備管理業務。
對黑莓將手機業務從主業剝離的這一舉動,蘋果CEO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會全力挖掘黑莓留出的市場機會。”
黑莓何以淪落到今天的地步?美國連線雜志認為其轉型太慢、錯失良機。也有分析師認為與黑莓面對外部競爭所采取的非競爭妥協之路密切相關,甚至是主因。
剝離手機業務后,黑莓將何去何從?公司將核心業務轉移到軟件服務,但前景仍是未知數。
連續兩季度現虧損
黑莓手機最早出現于1998年,品牌擁有者RIM認為,無線電子郵件接收器擠在一起的小小的標準英文黑色鍵盤,看起來像是黑莓表面的一粒粒種子,就起了這么一個有趣的名字。
2006年,是黑莓手機最閃亮的時刻,它曾一度占據美國市場48%的份額。即便是2009年,iPhone 4已經紅遍全球的時候,黑莓手機的出貨量依然高達5000萬部,聲稱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比為20%,年收入接近200億美元,市值一度達到830億美元。
不過,隨著iPhone和Android陣營的強勢崛起,黑莓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
近一年來,黑莓試圖挽回頹勢。為了取悅用戶,黑莓甚至放棄了引以為傲的全鍵盤設計和自家的BB10操作系統,轉投Android陣營。隨后,黑莓顯得有些失策,2014年發布黑莓Priv,700美元的定價極少有消費者買單。2015年,程守宗承認Priv定價有些太高,他表示把第一部Android手機定位這么高端,可能并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并稱黑莓很快將發布另一款Android智能手機,定價大概在350美元左右,但在拼殺激烈的安卓市場黑莓現在沒什么機會了。
一年前,程守宗曾對手機業務下達了最后通牒。剛剛發布的2017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公司營收為4.9億美元,同比下滑31.8%,凈虧損3.72億美元,同比下滑32%,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虧損。
之前,黑莓手機是商務人士的最愛,其在企業、政府等市場占據領先地位,不過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快速發展,黑莓已經無法保持這個傳統優勢,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退出這個領域。
隨著黑莓手機市場的逐步隕落,蘋果和三星電子都在爭搶企業和政府手機市場。其中蘋果宣布和IBM達成戰略聯盟,IBM將為蘋果開發一系列面向企業用戶的手機和平板電腦軟件,而三星則收購了多家安全技術公司,試圖利用更加安全的手機性能和企業移動設備管理工具,促使企業采用其S系列或Note系列高端旗艦作為員工工作手機。
轉型太慢錯失良機
黑莓何以淪落到今天的地步?美國連線雜志點評說,轉型太慢、錯失良機。“蘋果iPhone改變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而黑莓在應對這種變化時反應過慢。多年來沒能推出能夠引起消費者共鳴的新產品,盡管其去年宣布支持Android系統,但為時已晚。”
IT分析師孫永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黑莓手機業務之所以難逃關閉的命運,除了外部市場的競爭因素外,更與黑莓面對外部競爭所采取的非競爭妥協之路密切相關,甚至是主因。“黑莓的核心競爭力是安全性,但黑莓BBM等應用對安卓開放后,產品失去了差異化,推出安卓產品時已經喪失最佳時機,妥協之后丟失了一批黑莓系統的追隨者。”
程守宗希望砍掉整個產品鏈條,轉而從中收取品牌授權費,這仍是一種手機業務經營方式,并且可以盈利。黑莓希望可以規避庫存和供應鏈成本。
品牌授權的方式意味著黑莓手機已經與黑莓公司僅有品牌聯系了。
未來黑莓會像諾基亞一樣,將手機業務出售嗎?事實上,有關并購手機廠商黑莓的傳聞早在2013年就在坊間流傳,傳聞中的收購方包括微軟、三星、華為、聯想、中興甚至小米。
從黑莓手機出貨量和ASP(平均售價)來看,似乎并沒有多少并購的價值。但對任何收購者來說,黑莓的專利組合都有兩大不可忽視的吸引力:安全技術和基礎無線技術。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數據顯示,黑莓每年獲得的專利數量通常都位居全美前75位,數量在500至1000項。
2013年8月,美國MDB Capital Group CEO克里斯-馬里特分析,在無線通信領域,黑莓在美國大約有9000項專利資產。如果有交叉授權專利的財團愿意收購,黑莓專利價值約20億~30億美元。這或許意味著,即便黑莓不能將手機業務出售,也可以效仿諾基亞通過專利授權的持續獲利。
轉型前景是未知數
剝離手機業務后,黑莓將何去何從?程守宗發布聲明表示,“我們的新的移動解決方案戰略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勢頭,我們和印度尼西亞的一家電信合資公司簽署了首個主要的設備軟件授權協議。未來我們將專注于軟件開發,而硬件業務將外包給我們的合作伙伴。這不僅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還能提高投資回報率。”
他還表示,公司將核心業務轉移到軟件服務后,公司財務可能會實現30%的增長。從業績貢獻上看,軟件業務或將成為黑莓的救命稻草。雖然黑莓手機業務一蹶不振,但其軟件業務的表現卻多次超出預期。黑莓第二財季的軟件和服務營收達1.56億美元,同比翻了近1倍。
據公開報道,今年7月,黑莓宣布BlackBerry Classic停產,并且擴展了一項新的業務,黑莓與美國參議院簽訂了一份為期5年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合同,未來黑莓將為美國參議院提供緊急事物通知。這給業界釋放了一個信號,黑莓轉型軟件業務后依然能夠發揮此前政府客戶資源的優勢。
除此之外,黑莓近幾年也在不斷收購公司布局軟件業務。去年9月,公司以4.25億美元收購美國移動軟件提供商Good Technology;最近,公司收購了網絡咨詢機構Encription。程守宗曾表示,“我們投資了10億多美元在軟件和安全領域,接下來,我們需要執行這些計劃。”
可以說,對于徹底放棄手機業務,黑莓上下早已做好了轉型的準備,不過轉型前景如何仍是未知數。
分析機構Jackdaw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師簡·道森認為,當前軟件行業面臨的許多挑戰幾乎與10年前的硬件業務類似。企業的天性就是追求快速進化,隨時都有更強的競爭者出現。黑莓目前并未處于支配地位,因此不太可能受到顛覆性困擾,但其前進之路也并非坦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