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0 10:11:38
18日,有兩則消息引起了理財不二牛的注意,那就是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接連公布了旗下兩只基金光大保德信吉鑫混合、光大保德信永鑫混合暫停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的公告。其實,基金暫停申購等相關業務并不奇怪,但這兩只基金本月11日才發布開放日常申購(贖回、轉換、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公告,短短幾天時間又突然叫停,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每經編輯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18日,有兩則消息引起了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的注意,那就是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接連公布了旗下兩只基金:光大保德信吉鑫混合和光大保德信永鑫混合暫停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的公告。
其實,基金暫停申購等相關業務并不奇怪,但這兩只基金本月11日才發布開放日常申購(贖回、轉換、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公告,短短幾天時間又突然叫停,這讓理財不二牛有點摸不著頭腦。
其實,翻開這兩只基金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到,二者的情況非常相似。同樣都分為A份額和C份額,同于8月15日至8月17日發行,甚至同在8月18日當天發布了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當然,通過兩只基金的合同可看到,光大保德信吉鑫的合計凈認購金額為6億元,永鑫的同樣也是6億元,兩只基金的有效認購總戶數也相差無幾,都是400戶出頭。根據目前能得到的公開信息,可以看出除了基金經理不同,它們幾乎就像一對“雙生子”。
這些特征是不是看著也有點眼熟?理財不二牛之前在剖析機構定制基金的時候也給大家列過這類基金的幾大特征:首先,規模通常在億元位且都是整數,后面就只跟一個零頭;第二,投資者戶數不多,最常見的就是500戶以內;第三,發行期限都很短,一天或兩天,略長的僅為一周之內。
好了,上述兩只每一條都中,幾乎就是機構定制基金、也就是“莊的基金”樣本。那這類基金為啥會出現急叫停申購的情況呢?
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告訴理財不二牛,現在大部分機構定制基金都是債券基金,光大保德信這兩只基金根據特征來判斷也不例外:“這就是委外資金的定制產品。委外資金已經到位,因為在銀行間市場買債券都是上千萬、上億買的,已經買好了,現在就要封閉運作了。”但在基金公司人士看來,原因或不單如此。
在具體公告里,光大保德信稱“為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決定自2016年10月19日起暫停這兩只混合型基金的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10月18日15:00后提交的基金交易申請將視為10月19日的交易申請,同樣受上述限制。
理財不二牛撥打了光大保德信的客服電話,對方表示除了公告之外也并不知道此次暫停申購的原因,“有可能是后面會出現攤薄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的操作,我們也不清楚”。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對理財不二牛直言,有可能出現了停牌的情況,“大機構有話語權,要求停止申購,免得稀釋收益”。
他表示,自己就曾經深受其害:“之前買了一只基金,其10%重倉某只即將復牌的股票。結果兩個月從4000萬申購到6億,完全沒收益了,所以暫停收購其實是在保護投資者利益。憑什么我重倉你沒買,公告了你再殺進來,對以前的投資者很不公平啊。”
事實上,綜觀目前市面上的基金,遇到類似情況暫停申購業務的也不在少數,只是剛打開就暫停申購的情況非常少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可能是因為目前這兩只基金規模大小已經跟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安排相匹配,達到了較為理想的程度。“規模的變化勢必會引起投資策略上的調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效率,影響現有投資人的收益。根本原因還是出于對現有投資人的保護。”
至于什么時候再重新打開申購等業務,光大保德信客服稱“要等公告”。上述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等到重組開盤、漲完之后就可以開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