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6 17:54:19
11月15日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中海郝建民時代的終結。在過去的3年零3個月,他是這家老牌地產央企的掌舵者。接任郝建民的是現年已60歲的肖肖,此前擔任中海董事局副主席,擁有35年的建筑及地產經驗。
每經編輯 黃博文
60歲的肖肖接任
一直以來,中海以財務穩健、利潤領先稱雄業內,郝建民時代的中海更是如此。
10月18日公布的三季報顯示,中海于第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240億港元,同比增長68%;實現經營溢利83億港元,同比增長111%。綜合前三季度,中海實現總收入1070億港元,經營溢利350億港元,手頭現金達1517.8億港元。
此外,中海在10月份剝離中信地產部分三、四線城市資產給中海宏洋,只保留能實現較高利潤的一二線城市物業,繼續鞏固“利潤之王”的稱號。
靚麗的財務數據背后,中海的銷售規模增速遠落后于同行。2013年,郝建民接任中海主席之時,公司銷售金額為1082億元,當年機構的統計報告顯示,中海地產的銷售金額排在全國房企第五名,碧桂園和恒大尚在其后。
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16年1-10月房企《銷售流量榜》《銷售權益榜》TOP100數據顯示,中海以1619億元銷售金額排名第六,恒大、碧桂園實現大規模反超。
受累于行業整體利潤率的下滑,中海要保持其優勢也面臨不小的挑戰。中海近5年來的年報顯示,營收毛利率從2011年的40.3%下降到2015年的28.6%,下降了近12個百分點。同期,萬科的營收毛利率則從29%下降到20%,下降了9個百分點。
在中海舍棄了已實行多年的區域化制度,改為大部制縱向一體化管理后,中海總部將負責前期拿地、報建、融資等工作,而新成立的工程公司、營銷公司將專門負責后期的工程、營銷工作。
區域公司被削權也導致在拿地上決策漫長,反應遲緩,中海成為土地市場上的保守者。2016前三季度,中海在濟南、南昌、西安、香港等地僅新增七塊土地,可供發展的總建筑面積為 685萬平方米,拿地金額207億元。
受此影響,中海現在進入的城市,很多已經陷入了單盤運營的階段,比如武漢、長沙,皆只有一個項目。即便在深圳,該公司近兩年僅新增中海天鉆項目。
在過去作為中海銷售主戰場的華東區域去年也遭遇了業績的大幅滑落。2015年,中海在南京和杭州兩個城市的銷售業績,已跌出前十,而萬科在杭州排名第三,保利在南京排名第四。在其他重點城市,中海最好的成績來自北京市場,銷售排名第七。
“郝建民在建立了總部集權的集團架構之后,對各區域的資源分配也出現了傾斜,由于郝建民之前就負責華北區域,因此這兩年中海的發展重點也在天津、濟南等地,對南京、杭州等傳統強勢區域支持較少。”一位接近中海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今年的8月業績會上,郝建民曾經自信地表示,2016年中海全年合約目標金額上調到2100億港元,5年內甚至要達到4000億港元。這番豪情壯語,成了他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講話。
接任郝建民的是現年已60歲的肖肖,此前擔任中海董事局副主席,擁有35年的建筑及地產經驗。市場有觀點認為,肖肖或許只是個過渡,這家央企接下來仍將迎來更重要的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