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4 21:05:1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自然
每經記者 許自然
11月24日,全國股轉系統信息研究部總監黃磊在“申萬宏源2017年度策略會”發表主題講話。黃磊認為新三板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已對市場以及社會層面產生積極影響。當談及流動性問題時,黃磊表示解決流動性問題僅從交易層面本身還不夠,而應是一系列系統性解決方案。
新三板市場效應巨大
主題講話伊始,黃磊首先對新三板在近年來發展所產生的市場效應做了總結。黃磊表示,首先,新三板完善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了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例,降低杠桿率,促進了創新創業的發展。數據顯示,股轉對于2014年掛牌的企業資產負債率做了考察,這部分企業掛牌前的資產負債率大約是46%,掛牌后當年整體資產負債率降至43%,掛牌后一年再次降至37%,下降幅度明顯。
其次,引導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創新完善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鏈條和服務模式,創立主辦券商制度,要求券商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的進行持續督導和服務。
再者,發揮中小微企業政策平臺的作用,促進政策和資源的雙協同。近年來出臺的包括《加強北京全國科創中心總體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都提到過新三板,這也意味著新三板成為國家政策實施的重要抓手。
同時,新三板近年來的發展在社會效應層面也有諸多體現。比如股轉曾調研一家新三板企業,該企業方面扭虧為盈,掛牌至今大約融資3.5億元,期間卻給當地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7億元,是融資額的2倍。
交易制度有改善空間
針對市場關注的新三板流動性問題,黃磊坦言,流動性指的是資產以合理價格變現的能力,目前新三板交易制度仍有改善空間,比如目前沒有大宗交易制度。
“但更重要的是想解決流動性問題僅從交易層面本身并不夠,而應是一系列系統性解決方案。比如說從準入到退出、從發行到交易、從投資人到掛牌公司再到中介機構乃至各個層面,合力發展才有助于真正地解決流動性問題。”黃磊補充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26日,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曾表示,目前股轉系統正在進行一攬子綜合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制定,預計年底前將推出。
隨后,黃磊列舉多組數據直觀展示整體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狀態。目前所有掛牌公司平均總股本為5780萬股。其中,股本超過3000萬股的掛牌企業占比為54%。從成立年限上,三板企業平均成立年限為11年。從業績角度看,滿足創業板IPO財務條件的掛牌公司占比為51%。
“針對改善市場流動性,股轉公司后續會公布相關政策和措施等來進行完善,請大家給予新三板信心和耐心”黃磊最后總結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