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人民日報刊文談醫生“炫富”:如靠真本事掙錢,應該點贊

人民日報 2016-12-08 09:34:40

用真本事換干凈錢,讓陽光收入更豐厚,是對醫療行業、醫生職業的正向激勵。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網上“曬萬元羽絨服”的醫生引發人民日報刊文關注

一位成都的醫生火了。他不但在網上曬出萬元羽絨服,還說自個兒年入百萬、擁有多套房產,引得眾人挺吃驚:這么高調“炫富”的醫生真是頭回見。

不過,所謂“炫富”更多是傳播過程中貼上的標簽。仔細看看人家的“工資條”,醫院坐診、多點執業、線上咨詢、外出講學,如若屬實,那么這收入曬得有底氣,跟某些不勞而獲、摻著水分的“秀曬炫”大不相同。

實際上,提高薪酬、優待醫生,本就是醫改的題中應有之義。醫生是高技術、高風險的職業,該有符合其人力資本價值的收入待遇。一個醫學博士起碼得讀8年,入行之后想要具備良好診療技術,更需高強度的工作錘煉和日積月累的臨床經驗,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很高。

想成好醫生,絕非一日功。媒體還報道了,有位湖南的外科醫生吃飯不使筷子使棉簽,干啥這么干?這位老兄說,干外科手指的靈活性對手術精準度尤為關鍵,用細小的棉簽,可以鍛煉手指更靈活。聽聽,就憑這份精益求精的執著勁兒,也夠得上“工匠精神”了。醫者技藝精湛,對患者而言就意味著健康有保、生命無虞,難道不值得給予豐厚的回報嗎?

名醫鐘南山說,醫生價值如何實現,是醫改的核心問題。沒有公平合理的利益機制,缺乏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勞動收入,醫者難以靜心,患者也難以安心。要讓醫生真正靠技術吃上飯、吃好飯,既要提高診療費手術費、使“以技養醫”取代“以藥養醫”,又要鼓勵多點執業,讓市場這臺超級計算機,計算出優秀醫生應得的合法報酬。只有讓醫生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才是對生命最切實的尊重和關懷。

因此,只要醫生的豐厚收入不是從醫藥代表那里吃的回扣,不是從患者家屬那里收的紅包,而是靠勤勤懇懇地更新知識、兢兢業業地提高技能,通過合理的市場機制,用真能耐換成的干凈錢,就是對醫療行業、醫生職業的正向激勵,我們要為之點贊。

人世間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勞動創造。不管社會如何變遷,這種核心價值都不能丟。畢竟,生活要提質,還靠真本事。(商旸)

責編 王可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日報 成都醫生“炫富” 萬元羽絨服 點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五月婷婷激情五月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脚交在线 | 亚州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精品国产天天在线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