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8 09:24:11
特朗普上臺后,全世界最關注的一點是:他會不會發動一場貿易戰?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表示,要對中國和墨西哥征收懲罰性關稅,即對墨西哥按35%征收,對中國按45%征收。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如果美國和中國真的展開貿易戰,那么貿易戰的內容是什么?
每經編輯 陶玥陽
特朗普上臺后,全世界最關注的一點是:他會不會發動一場貿易戰?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留意到,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表示,要對中國和墨西哥征收懲罰性關稅,即對墨西哥按35%征收,對中國按45%征收。
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如果美國和中國真的展開貿易戰,那么貿易戰的內容是什么?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VS美國,貿易各有所長
在描述中美可能的貿易戰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雙方的實力對比。
首先看經濟總量。
美國的經濟規模為18萬億美元,中國為11萬億美元,雙方實力對比為100:61,美國領先。
2015年,全球經濟總規模為73.6萬億美元,美國貢獻了其中的24.5%,中國貢獻了其中的15%,兩者合計貢獻近40%!
然后看中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
IMF預測,美國經濟2016年度增長1.6%,中國經濟增長6.6%,即2016年中國GDP將增加7300億美元,美國GDP增加2880億美元。
2015年全球經濟總規模73.6萬億美元,預計2016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1%,即增長22816億美元。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簡單計算,中國貢獻了其中的30%,美國貢獻了其中的12%,兩者合計貢獻占比42%。
從對世界經濟增長拉動這個指標來看,中國和美國的實力對比為100:40,中國占優。
接下來看中美各自的對外貿易。
2015年度,中國的貿易總規模3.9萬億美元,美國的貿易總規模略多于3.8萬億美元,兩者實力對比1:1,旗鼓相當。
2015年,全球貿易總規模是32萬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為11.9%,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美國占比11.6%,是世界第二貿易大國,兩者合計貢獻了全球23%以上的貿易額。
再看中美雙邊貿易。
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援引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5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980.7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出口1161.9億美元,自中國進口4818.8億美元,美方貿易逆差3656.9億美元。在貨物貿易上,中國占優。
但在服務貿易上,美國獲得了大量的凈收入。據美國商務部最新統計,2015年,美中兩國雙邊的服務貿易已經達到了635.5億美元。其中美國從中國進口151億美元,美國對華出口是484億美元,簡單計算美國方面在服務貿易上的順差為485億美元。在服務貿易上,顯然美國占優。
如果爆發貿易戰,雙方怎么打?
對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來說,爆發貿易戰顯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對美國來說,同樣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12月17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6-2017中國經濟年會”上發表題為“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的演講。在演講上,朱光耀表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拉迪教授介紹,彼得森研究所在9月份發表了一份報告:如果美中之間產生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什么。
據拉迪教授的說法,彼得森研究所這篇報告相當有份量,而且在美方也有很大影響。如果美國和中國、墨西哥貿易戰打響,彼得森研究所設計了三種可能性及各自的后果。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根據這份報告整理如下:
第一種是全面的貿易戰爆發。美國對中國征45%的關稅,對墨西哥征35%的關稅,對方也照方抓藥,全面回擊。
彼得森研究所制作了一份簡易的曲線圖,可以直觀地看到全面貿易戰(圖中藍色加粗線)對美國GDP的影響(圖中虛線為沒有貿易戰情況下美國GDP的走勢預測):
▲全面貿易戰(藍色粗線)情況下,美國GDP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全面貿易戰情況下,2017年~2019年,美國GDP將完全停滯,彼得森研究所將其稱之為“衰退”(recession)。即便之后美國GDP重回增長軌道,在以后的所有年份,美國的GDP水平都趕不上沒有貿易戰的正常情況(虛線)。
通過彼得森研究所這個表格可以看到,在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的消費水平(上圖中consumption一列)將大幅下滑,政府支出(上圖中government一列)同樣如此。
▲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消費和政府開支將遭重創
彼得森研究所認為,全面貿易戰情況下,高速公路以及裝備制造行業的失業率最高,將達到10.2%,緊隨其后的是建筑裝備制造(10%)和采掘業(失業率10%);從失業人數來看,由于消費量大幅減少,零售業將失去31.1萬個崗位,批發業和醫療產業將分別失去25.7萬、19.2萬個崗位。
▲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各州私營部門損失的就業比率
第二,非對稱性的貿易戰。所謂非對稱性的貿易戰就是中國和墨西哥不進行全面反擊,但是有選擇地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中國可能的反制措施包括:
禁止中國的國有企業與美國企業進行電子信息服務,以及其他軟件服務行業;
中國國有企業不再與美國進行業務往來;
中國可能拒絕向美國提供關鍵要素資源,使美國難以采購所需要商品和服務;
中國可能終止或者威脅終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直接拋售美國國債,打擊美國金融市場;
中國可能廢除或拖延執行現有關于視頻資料、電影、生物制藥的產權。
▲非對稱貿易戰情況下,中國一些反制措施及可能對美國的影響
第三,短暫的貿易戰。這種情況下,貿易戰估計不超過一年,可能的原因有:中國和墨西哥這些國家向美國妥協;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訴訟中敗訴;或是出于公眾強烈反對的輿論壓力,特朗普不得不采取相關措施。
即便是在短暫的貿易戰情況下,美國私營領域預計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該領域就業總人數的1%。
事實上,在經歷了上個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大蕭條后,推進國際貿易以提高美國就業和國際經濟地位,就成為美國歷屆總統選舉的共識,這一問題從未在其他選舉中被拿出來討論,特朗普當選總統則是自那以后的頭一回。如果貿易戰開打,美國也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GDP全球占比(圖中實線)和它的國際貿易全球占比(虛線)密切相關
“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本著合作是中美兩國之間唯一正確選擇的戰略思想來加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問題和矛盾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徹底摒棄我贏你輸的零和游戲概念,要防止如果貿易戰發生,造成兩敗俱傷的這種后果。”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我們要妥善地應對,首先我們要進行雙邊的密切的政策溝通,同時我們要運用WTO這種多邊的這種規則,來進行磋商。我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它的后果確實是會造成兩敗俱傷。”
每經編輯 杜恒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