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0 11:24:21
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增速都是6.7%,預計全年也可以在6.7%左右。2016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人民幣,增量大約是5萬億,這個增量與五年前年增長10%的增量基本相當。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增速都是6.7%,預計全年也可以在6.7%左右。
徐紹史表示,現在預計,2016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人民幣,增量大約是5萬億,這個增量與五年前年增長10%的增量基本相當,相當于1994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表現也是突出的。
中國經濟增長也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充足的動能。“最近IMF發布報告,德國之聲網站刊發了評論文章,他們講到,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速貢獻了1.2個百分點,美國和歐洲分別是0.3和0.2個百分點。” 徐紹史說。
徐紹史表示,按照這個比例,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可以達到30%多。從2009年首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大貢獻國以來,我們持續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充足的動能。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去產能方面,徐紹史指出,去年去產能的年度任務已經提前超額完成,我們確定的鋼鐵去產能目標是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目標是2.5億噸,這些產能涉及到需要重新安置職工,煤炭2.5億噸的產能涉及到62萬職工,鋼鐵4500萬噸的產能涉及到18萬的職工,到去年年底安排的職工已經接近70萬。
徐紹史介紹說,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前年1-11月虧損529億,去年1-11月盈利331億,煤炭企業的利潤也增長了1.1倍。商品房待售面積,從去年1月份以來已經連續10個月下降,市場化債轉股和企業兼并重組也在有序推進,實體經濟的成本有所下降,重點領域的補短板工作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提前超額完成去年去產能任務的同時,徐紹史表示,更重要的是具有探索破解深層次矛盾路徑的意義,政府從制度供給入手來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了一些市場機制,比如說中長期合同制度、儲備產能制度、增減掛鉤減量置換指標交易制度、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政府行業企業聯手防范價格異常波動制度等做了探索,所以這個意義非常重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