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2 00:48:52
一般來說,如果特朗普僅是少部分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比如只針對中國有限的幾個產品加稅,而不是全面展開貿易戰,這種情況下A股的市場預期會保持穩定,或者說這對A股有利。如果特朗普講話火藥味十足,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也許得再等段時間才能看清市場方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三A股殺跌,上證綜指收挫0.79%至3136.75點,退守至20天均線處。此外,深證綜指大跌1.05%至1968.43點。保險股、銀行股、券商股的表現相對較好,故權重股占比較大的滬市跌幅稍小。
權重股中亦有表現差的品種,如中國聯通,南方航空等混改概念股。混改概念是長期題材,其炒作有可能貫穿全年,只是未來表現可能趨于溫和,不會像前期那般兇狠了。接下來地方混改概念股會陸續浮出水面,該板塊多半還會大幅擴容。
在股市表現低迷的同時,這兩天大宗商品表現強勢。繼前一天工業品期貨大漲后,周三農產品期貨開始有所表現。前天我國公布的2016年12月CPI漲速還算溫和,但PPI漲速就有些偏快了,這通常預示著未來通脹壓力有可能由上游傳導至下游。
實際上在人民幣貶值背景下,通脹是有內生性上升機會的。最近半年多來,進口芯片、內存顆粒、電腦組件、電器組件等的漲幅其實不算小,加上食品價格有所上漲,故實際通脹壓力可能比表面看上去的大。當通脹壓力實質上較大時,管理層會傾向于實施更緊的貨幣政策,而這將持久地壓制股市。在物價導致市場流動性無法像以前那樣寬松時,恰好IPO擴容大面積展開,所以A股就很難抗住了。
近期許多投資者面對個股的不斷下跌,一般是抱怨IPO擴容提速。但這種說法其實值得推敲,因個股增發帶來的“擴容”體量長期以來是更大的,但管理層對這一塊的監管目前是趨嚴的。個人認為,導致目前A股流動性受損的最主要因素應該是物價壓力,還有就是對抗人民幣貶值客觀上需要減少貨幣供應。
人民幣最終走向可能很快就會明朗,這個節點預計在特朗普上臺且宣布新政之后,屆時一些未解之謎便會揭曉。就政策面來說,我國顯然是會與美國互動的,即見招拆招。今晨投資者不妨先看下特朗普在當選后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如何說,這或有助于揣摩其未來的政策動向。
一般來說,如果特朗普僅是少部分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比如只針對中國有限的幾個產品加稅,而不是全面展開貿易戰,這種情況下A股的市場預期會保持穩定,或者說這對A股有利。如果特朗普講話火藥味十足,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也許得再等段時間才能看清市場方向。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