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興通訊運營商依賴癥 一再裁員遇31年最艱難時刻

投資者報 2017-01-22 08:46:17

在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設上,中興手機均落于同行,雖提出追趕目標但有心無力,最終業績不理想引發裁員在所難免。

近期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000063.SZ)可謂麻煩纏身,無論是此前遭受美國商務部制裁、高層大換血,還是近日的裁員風波,每一樁都將其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千億級別的大企業,正在經歷著創立31年來最艱難的時刻。

中興終端CEO曾學忠此前曾發表一篇名為《找回初心,2016王者必將歸來》的內部信,提出要讓中興手機在未來三年內再燃創業激情,“重返國內市場前三”。然而,目前中國手機行業整體增長已經日趨乏力,紅利期已過,中興通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興通訊過于依賴運營商這棵大樹,線下公開渠道建設不足,使得中興手機隨著運營商渠道的沒落而下滑。那么,接下來中興通訊如何擺脫運營商依賴癥?帶著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聯系中興通訊證券代表,該人士表示晚些回復,但截至發稿前并未兌現承諾。

裁員3000人

中興通訊要裁員啦!這是經過2012年大規模裁員后的新一輪裁員。

目前中興通訊在全球擁有6萬名員工,有消息稱,此次中興通訊的裁員規模為3000人,占員工總數的5%,其中手機部門為裁員600人。“中國手機業務部門的裁員比例將超過20%,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內完成。”一位中興通訊高管如是說。

消息傳出后,中興通訊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中興通訊每年流動率約為5%~8%,屬于業內正常水平。但這一回應,也并未正面回答裁員一事。

“目前我們還未收到具體的消息,中興通訊會給外界一個說法的,但至于什么時候發表公開聲明,我們也只能等。”一位熟悉中興通訊的人士對記者說。

受此影響,在1月9日,中興通訊A股股價下跌3.71%、中興通訊H股下跌3.44%。

事實上,為了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中興通訊早在2012年就有過大裁員的舉措。截至2012年年底,因為前三季度巨虧,中興通訊便裁員15%,規模超過萬人,部分項目被迫撤銷、部分剛招聘進來的應屆生被裁掉、部分員工更是被降薪。

據了解,與2012年裁員不同的是,此次裁員也有不少7~10年左右的老員工。對此,《投資者報》記者向中興通訊求證,但很遺憾,未能得到相關回復。

其實,中興通訊不僅裁員較多,其高層調整近來也頗為頻繁。去年4月份,原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不再擔任總裁,而是由其執行副總裁兼CTO趙先明擔任;去年10月,中興通訊執行董事殷一民被任命為手機業務負責人;去年11月,中興通訊再次宣布,俞義方不再擔任中興終端中國區總經理,該職位由中興通訊副總裁白波暫時接管。

業績之痛

“從中興通訊選擇裁員大致可以判斷,其目前的盈利狀況并不理想。”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中興手機的機型很多,但其之前過度依賴低端市場,僅在去年發布了主打高端市場的天機品牌,在當前手機市場之下恐很難盈利。

那么,近些年來,中興通訊的業績情況到底如何?

據Wind數據顯示,2014~2016年三季度期間,其營業收入分別為815億元、1002億元和716億元,同比增長8%、23%和4%;凈利潤分別為27億元、37億元和34億元,同比增長94%、22%和9.7%。由此看出,中興通訊近年來的增速放緩。

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其營業利潤,2014~2016年三季度期間,中興通訊的營業利潤分別為0.6億元、3億元和9.5億元。千億規模的中興通訊,營業利潤卻與之不成正比,甚至在2012年和2013年,該數據還為負數,分別為-50億元和-15億元,為何如此?或許我們可以從其他數據中看出端倪。

查看中興通訊歷年的財報發現,近幾年公司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都在不斷增加。據Wind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三季度,中興通訊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14億元、251億元、252億元和288億元;應收票據分別為35億元、21億元、34.6億元和35億元;其他應收款分別為17億元、22億30億元和43億元。

另外,中興通訊的存貨也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三季度,其存貨分別為124億元、196億元、197億元和291億元。

此前,中興終端CEO曾學忠曾表示,要在未來三年內再燃創業激情,重返國內市場前三。而根據IDC數據顯示,中興去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2015年相比下滑了36.5%。對此,中興通訊董事長趙先明曾表示,目前公司遭遇了創立31 年來最大的經營危機。

對于當前競爭過于白熱化的市場來看,中興通訊想要沖刺前三會有很大難度,最關鍵的是時間已不多。

運營商依賴癥

曾經,作為“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的一員,中興通訊曾與華為一起成為很多品牌學習的榜樣。但如今,華為在手機市場節節攀升,成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而中興手機則連續三年跌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前五。

為何如此?互聯網分析師姜伯靜表示,中興手機產品質量不足、用戶體驗差,比如“操作系統不及時更新”問題已成為消費者吐槽的焦點。

對此,曾學忠表示,在依賴運營商市場的時候,中興通訊同時做上百款產品,管控模式也適配這套規則,出了一些低質量的產品,成為傷害品牌的第一要素。

在品牌塑造方面,小米塑造了性價比的標桿、華為塑造了中高端的品牌形象、樂視則是推出生態理念,而中興通訊未能給消費者帶來任何新的理念。渠道方面,中興通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90%的出貨量都是來自于運營商,公開市場渠道則占比10%,而在電商以及其他公開渠道,中興通訊則發展緩慢。直到2016年,中興通訊仍未徹底實現公開市場渠道占40%比例的預期。

責編 何小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期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000063.SZ)可謂麻煩纏身,無論是此前遭受美國商務部制裁、高層大換血,還是近日的裁員風波,每一樁都將其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千億級別的大企業,正在經歷著創立31年來最艱難的時刻。 中興終端CEO曾學忠此前曾發表一篇名為《找回初心,2016王者必將歸來》的內部信,提出要讓中興手機在未來三年內再燃創業激情,“重返國內市場前三”。然而,目前中國手機行業整體增長已經日趨乏力,紅利期已過,中興通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興通訊過于依賴運營商這棵大樹,線下公開渠道建設不足,使得中興手機隨著運營商渠道的沒落而下滑。那么,接下來中興通訊如何擺脫運營商依賴癥?帶著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聯系中興通訊證券代表,該人士表示晚些回復,但截至發稿前并未兌現承諾。 裁員3000人 中興通訊要裁員啦!這是經過2012年大規模裁員后的新一輪裁員。 目前中興通訊在全球擁有6萬名員工,有消息稱,此次中興通訊的裁員規模為3000人,占員工總數的5%,其中手機部門為裁員600人。“中國手機業務部門的裁員比例將超過20%,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內完成。”一位中興通訊高管如是說。 消息傳出后,中興通訊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中興通訊每年流動率約為5%~8%,屬于業內正常水平。但這一回應,也并未正面回答裁員一事。 “目前我們還未收到具體的消息,中興通訊會給外界一個說法的,但至于什么時候發表公開聲明,我們也只能等。”一位熟悉中興通訊的人士對記者說。 受此影響,在1月9日,中興通訊A股股價下跌3.71%、中興通訊H股下跌3.44%。 事實上,為了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中興通訊早在2012年就有過大裁員的舉措。截至2012年年底,因為前三季度巨虧,中興通訊便裁員15%,規模超過萬人,部分項目被迫撤銷、部分剛招聘進來的應屆生被裁掉、部分員工更是被降薪。 據了解,與2012年裁員不同的是,此次裁員也有不少7~10年左右的老員工。對此,《投資者報》記者向中興通訊求證,但很遺憾,未能得到相關回復。 其實,中興通訊不僅裁員較多,其高層調整近來也頗為頻繁。去年4月份,原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不再擔任總裁,而是由其執行副總裁兼CTO趙先明擔任;去年10月,中興通訊執行董事殷一民被任命為手機業務負責人;去年11月,中興通訊再次宣布,俞義方不再擔任中興終端中國區總經理,該職位由中興通訊副總裁白波暫時接管。 業績之痛 “從中興通訊選擇裁員大致可以判斷,其目前的盈利狀況并不理想。”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中興手機的機型很多,但其之前過度依賴低端市場,僅在去年發布了主打高端市場的天機品牌,在當前手機市場之下恐很難盈利。 那么,近些年來,中興通訊的業績情況到底如何? 據Wind數據顯示,2014~2016年三季度期間,其營業收入分別為815億元、1002億元和716億元,同比增長8%、23%和4%;凈利潤分別為27億元、37億元和34億元,同比增長94%、22%和9.7%。由此看出,中興通訊近年來的增速放緩。 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其營業利潤,2014~2016年三季度期間,中興通訊的營業利潤分別為0.6億元、3億元和9.5億元。千億規模的中興通訊,營業利潤卻與之不成正比,甚至在2012年和2013年,該數據還為負數,分別為-50億元和-15億元,為何如此?或許我們可以從其他數據中看出端倪。 查看中興通訊歷年的財報發現,近幾年公司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都在不斷增加。據Wind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三季度,中興通訊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14億元、251億元、252億元和288億元;應收票據分別為35億元、21億元、34.6億元和35億元;其他應收款分別為17億元、22億30億元和43億元。 另外,中興通訊的存貨也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三季度,其存貨分別為124億元、196億元、197億元和291億元。 此前,中興終端CEO曾學忠曾表示,要在未來三年內再燃創業激情,重返國內市場前三。而根據IDC數據顯示,中興去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2015年相比下滑了36.5%。對此,中興通訊董事長趙先明曾表示,目前公司遭遇了創立31年來最大的經營危機。 對于當前競爭過于白熱化的市場來看,中興通訊想要沖刺前三會有很大難度,最關鍵的是時間已不多。 運營商依賴癥 曾經,作為“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的一員,中興通訊曾與華為一起成為很多品牌學習的榜樣。但如今,華為在手機市場節節攀升,成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而中興手機則連續三年跌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前五。 為何如此?互聯網分析師姜伯靜表示,中興手機產品質量不足、用戶體驗差,比如“操作系統不及時更新”問題已成為消費者吐槽的焦點。 對此,曾學忠表示,在依賴運營商市場的時候,中興通訊同時做上百款產品,管控模式也適配這套規則,出了一些低質量的產品,成為傷害品牌的第一要素。 在品牌塑造方面,小米塑造了性價比的標桿、華為塑造了中高端的品牌形象、樂視則是推出生態理念,而中興通訊未能給消費者帶來任何新的理念。渠道方面,中興通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90%的出貨量都是來自于運營商,公開市場渠道則占比10%,而在電商以及其他公開渠道,中興通訊則發展緩慢。直到2016年,中興通訊仍未徹底實現公開市場渠道占40%比例的預期。
中興通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网站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