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2017-01-22 17:06:43
1月19日,2017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廣州舉行。中央網信辦、各地政務微博管理和運營人員代表、政務新媒體研究者與微博平臺方一起,回顧總結了2016年政務微博的發展情況,并對政務微博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在本次會議上,人民日報和微博聯合發布《2016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簡稱《影響力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底我國已開通政務微博164522個。規模繼續擴大的同時,政務微博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也不斷提升。隨著政務新媒體“兩微一端”格局確立,政務微博、媒體微博、意見領袖和公眾也逐步實現了移動互聯網上的同頻共振。
微博強力賦能,政務微博做到“四個最大”
微博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移動政務平臺,這不僅體現在政務類賬號的數量上,還體現在政務信息的發布量、閱讀量和互動量上。
《影響力報告》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我國共開通政務機構微博125098個,公務人員微博39424個。無論賬號規模還是類型的豐富程度,在政務新媒體“兩微一端”中都保持領先。政務微博的運營能力也持續提升。2016年政務微博共發博7469多萬條,總閱讀量超過2605億次,閱讀量超過100萬的有12000多條。政務微博的總互動量也超過51億次。
作為最重要的政務信息發布平臺,政務微博在信息發布上也緊跟用戶習慣的變化實現與時俱進。隨著移動直播的普及,政務微博已經開始廣泛使用這種最新型的媒介形式。2016年政務微博進行了5000多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1.61億。在公安部交管局和微博聯合發起的“全國交警直播月”中,100多個城市的交警部門進行了直播,總觀看量達1225萬次。此外,中國法院網還和新浪共建庭審公開網,推動利用互聯網進行庭審直播。
為推動政務微博提升運營實效,微博也持續投入優質資源,賦能政務微博的發展。過去2年來,微博已投入價值7億的資源,用于政務信息傳播和政務微博影響力的提升。2017年微博還將投入10億資源,并進一步完善短視頻、直播、同城等相關產品,更好的賦能政務微博提升運營實效。
同時,微博也持續與政府部門攜手,發揮在政民互動、協同服務方面的優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2016年5月,微博和公安部聯合推出全國辟謠平臺,以網警巡查官微和公安微博為主,接受網友對所有網絡平臺上的不實信息的舉報,實現了全網謠言一站式舉報和處理。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也在微博、支付寶、高德等平臺同步上線。通過基于位置數據向失蹤兒童周邊用戶推送信息,上線半年來該平臺已找回兒童533名,找回率達93%。2017年1月,一位網友正是看到微博推送的信息后提供線索,兩個小時就找回一名失蹤兒童。
矩陣協同帶來提升空間,社會治理能力升級
不過,政務微博的整體發展水平,仍與互聯網發展現狀對政府治理的要求存在差距。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發布的《政務微博矩陣發展報告》(簡稱“矩陣發展報告”)中指出,政務微博仍存在“門難進”、“事難辦”、“多跑路”的情況。公眾遇到問題時找不到相應的政務微博,或相關政府部門在微博上“失語”。政府部門未能打通微博上協同治理“最后一公里”,傳統網絡問政平臺與新媒體平臺融合不足,形成民意“盲區”。
優秀政務微博向“頭部賬號”集中,并不能滿足公眾在互聯網上對政務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這有可能成為政務微博發展的最大瓶頸。要破解這一難題,政府部門需要有“公共社交”思維,主動接納民意訴求信息并將其高效對接到現實行政服務和社會治理系統,以組織為單位推進政務微博的線上線下協同聯動,建立微博矩陣組織管理體系和配套機制。
不少城市的政務微博在日常運營以及應對突發事件時,已經實現了多部門線上聯動。山東省環保廳聯動本省17市環保局,每天發布城市能見度排名,公開網民最關注的空氣質量問題,各市、區、縣環保官微也參與轉發。目前#每日能見度#的話題閱讀量已達1億。在搶險救災、極端天氣應對等領域,矩陣聯動往往能發揮出更大作用。2016年6月鹽城市阜寧縣遭遇強冰雹和龍卷風災害,鹽城交警官方微博3天發博91條,關注抗災動態和路況信息,并與公安、消防等部門官微聯動,取得了良好的災情報道和緊急應對效果。
但是,政務微博的矩陣化仍需要向城市綜合治理領域延伸。《矩陣發展報告》中認為,政務微博應加強部門內部和跨領域、跨部門協同,并建立逐級回應、上級督導的機制,提高城市綜合治理的能力。以銀川為例。“@問政銀川”負責協調矩陣內部運行,2016年共轉辦督辦微博事項25196件,辦結率達94%。2016年11月8日,有網友反映某停車場門口的地釘對行人安全造成隱患,1分鐘后“@問政銀川”就在微博上向“@銀川市政管理”轉辦,9分鐘后“@銀川市政管理”響應回復,次日下午處理完成后又在微博上給出辦結答復。
這是我國首次發布政務新媒體矩陣發展的研究報告。為了更好的引導政務微博矩陣化發展,矩陣評價指標還將被納入微博與人民日報共同搭建的政務微博整體評價體系中。
聚焦“兩微一端”成為共識,政務微博與媒體同頻共振
雖然政務新媒體平臺不斷出現,但聚焦“兩微一端”已成為政務部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共識。隨著“兩微一端”各自產品定位、用戶習慣的成熟,政務微博的定位更明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表示,起步早、粉絲多、影響力大是政務微博獨有的優勢。遇到重大事件,網民習慣于第一時間在微博上查看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的消息,或向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咨詢。這也使微博成為最大的民意匯集地。
獨有的傳播和互動機制,使政務微博形成多職能、多層級、跨地域的多重矩陣,同時還能與媒體微博產生聯動,從而形成更強的集群和協同效應。在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天宮二號發射、G20峰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政府部門、權威媒體、網絡意見領袖在微博上密切配合,實現了同頻共振的效果。
媒體行業已經是微博上閱讀量第二大的垂直行業。權威媒體通過在微博上發布適合移動互聯網用戶習慣的內容,不斷積累粉絲和提升影響力,逐步實現了線下受眾和品牌資產向移動互聯網的轉移。包括人民日報、央視在內的權威媒體,在微博上都有規模龐大的忠實粉絲。去年所謂“南海仲裁案”之后,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連續兩天發布海報并發起#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話題,這兩條微博的閱讀量達到12.8億。
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在賦能政務微博參與社會治理能力的同時,微博今年還將全力推動媒體在微博上轉型升級,幫助媒體建立媒體機構、知名欄目和媒體人的微博賬號矩陣,推動媒體更好的使用短視頻和直播等多媒體工具,加快傳統媒體與微博的融合,讓專業媒體在社會治理過程中與政務微博更好的聯動,發揮更大的價值。
截止2016年9月,微博月活躍用戶達2.97億。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政務新媒體實驗室主任侯鍔認為,微博不僅是網民表達自我、分享生活和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平臺,更是網民通過碎片化傳播隨時隨地參與完成對政府社會治理、公共事務和公共服務評議的“融合訊息通道”。微博更像是一個功能綜合、用戶眾多、信息海量、訴求多元的“超級政務APP”。隨著政務微博和媒體微博運營能力的升級,以及政府部門、權威媒體、意見領袖和公眾在微博上協同聯動能力的不斷提升,微博有望在政務新媒體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活動也在當天啟動。微博邀請上百位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和不同領域的微博大V走訪廣州,將花城廣州的魅力與特色進行分解,同時關注廣州城市經濟發展,讓大V在微博上與網友分享所見所聞,帶領網友線上“尋城”,達到宣傳廣州花城全面建設發展成果的目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