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0年增資6次 長城人壽三家股東聯合退出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16 00:33:15

2016年9月,長城人壽注冊資本金增至28.14億元。但2016年底,長城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9.61%和127.08%,最近一期綜合評級為C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 園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袁 園 每經編輯 賈運可

繼北京金宸星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宸星合)退出后,長城人壽另有四家股東也邁出了減持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了解到,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涌金投資)、國金鼎興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鼎興投資)、北京廣廈京都置業有限公司(以下廣廈京都置業)以及拉薩亞祥興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祥興泰投資)等四家企業,目前正聯合拋售長城人壽合計11.51%的股權,掛牌價為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亞祥興泰投資外,其余三家股東是清倉退出長城人壽,而這距離去年金宸星合退出尚不到半年時間。對此,長城人壽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股權轉讓是股東的權利,股東未主動告知公司其轉讓股權的原因。”

不過,記者注意到,此前金宸星合退出是源于資金壓力,其當時的轉讓公告中稱,股權轉讓所得交易價款除償付浙商銀行北京分行該股份質押貸款本息外,還要歸還盈泰地產已支付股份交易價款及相應資金占用費。此外,迫于償付能力充足率吃緊以及經營方面的壓力,自2007年1月以來,長城人壽已經先后增資六次。在監管層對險企股東的資金實力提出越來越嚴格要求的背景下,此次長城人壽四家股東聯合賣股的舉動或許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針對2016年償付能力不佳和經營虧損的情況,前述長城人壽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一方面在跟監管層積極溝通、改進;另一方面,在去年9月完成增資后,公司正在產品研發等方面積極推動業務發展。

四家股東聯合賣股11.51%

跟其他險企掛牌轉讓股權不同,此次長城人壽的四家出讓股東中有三家是完全退出。

北交所信息顯示,掛牌轉讓長城人壽的四家股東涌金投資、國金鼎興投資、廣廈京都置業、亞祥興泰投資此次擬出讓的股權分別占到長城人壽總股本的4.26%、4.10%、2.26%和0.89%,合計323909936股(11.51%),轉讓總價8.1億元,平均每股2.5元。

此次股權轉讓接受聯合受讓,受讓方只需具備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商業信用,并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保監會關于受讓資格等監管條件即可,有意向的受讓方只需向北交所交納2429.32萬元的保證金即可簽署轉讓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北交所公告及長城人壽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發現,除亞祥興泰投資(持股比例為3.02%)外,此次轉讓完成后,其余三家股東將完全退出長城人壽,而這已經不是長城人壽股東的首次退出了。

資料顯示,長城人壽成立于2005年,注冊地為北京,目前注冊資本金為28億元。在公司成立的十余年間,其股東一直更迭不斷。2014年8月,入股長城人壽一年的第三大股東北京慶云洲際科技公司將其持有的約1.94億股(占比10.99%)全部轉讓;2015年3月,長城人壽唯一外資股東大新人壽也清倉退出;2016年8月,金宸星合將其所持有的1.7億股股權(占比7.23%)在北交所掛牌轉讓,并在今年1月獲得保監會正式批準。

此次四家股東聯合賣股的掛牌項目中披露的信息顯示,長城人壽前十大股東分別是:北京華融綜合投資公司、北京金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華信元喜投資有限公司、金宸星合、涌金投資、北京金牛創新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三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金鼎興投資以及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9.99%、15.57%、14.87%、11.78%、6.04%、4.26%、4.18%、4.18%、4.10%和3.67%。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城人壽近期披露的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的金宸星合已被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完全取代。

對于股權的頻繁變動,長城人壽相關人士表示,關于部分股東在北交所掛牌轉讓公司股權一事,公司了解的情況是,股權轉讓是股東的權利,股東未主動告知公司其轉讓股權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些退出長城人壽的中小股東曾面臨資金和戰略選擇問題。以金宸星合為例,其轉讓長城人壽股權主要就是為了解決自身資金問題。

金宸星合當時的掛牌轉讓信息中披露的《交易價款支付協議(二)》顯示,金宸星合股權轉讓所得交易價款,除償付浙商銀行北京分行該股份質押貸款本息外,還要歸還盈泰地產已支付股份交易價款及相應資金占用費。

作為股東,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對保險公司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對于正在發展中的中小型險企來說尤其如此。有鑒于此,保監會在去年底發布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成為保險公司財務類股東的投資人必須具備財務狀況良好、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盈利等資質。

償付能力吃緊致增資頻繁

與股東更迭頻繁相伴發生的還有長城人壽的增資行動。

長城人壽成立之初發展較快,分支機構在成立最初的五年間即擴展至10家,行業排名也一度靠前。但伴隨規模的快速擴張,公司償付能力出現吃緊狀況,發展步伐因此明顯放緩。

為解決上述問題,多年來長城人壽不斷增資。比如2007年1月、2007年11月、2011年12月、2012年9月和2013年2月,長城人壽先后增資至4.8億元、14.075億元、15.61億元、15.75億元、17.7億元。除此之外,長城人壽還連續發行次級債。其中,2009年定向發行10年期可贖回次級定期債2.27億元,2013年底再發行1.53億元10年期次級定期債。

不過,盡管增資頻繁,但從上述數據可以發現,除2007年1月那次外,長城人壽其后數次增資的幅度并不大。因此,長城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多時候徘徊在Ⅱ類標準附近。

在償付能力充足率吃緊的情況下,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出現了問題。

本來,遵循傳統壽險公司一般7~8年盈利的規律,長城人壽在2012年扭虧為盈,當年實現盈利0.02億元。隨后三年,受經營紅利逐漸釋放及投資收益提高影響,長城人壽實現持續盈利。根據長城人壽官網披露的信息,2013~2015年,長城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0.55億元、0.32億元和1.6億元。

不過,隨著投資市場環境變化,長城人壽的業績在2016年出現了反轉。公司2016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城人壽期內虧損3.36億元;二季度虧損加劇,虧損總額達4.99億元。

在償付能力吃緊和虧損加重的雙重壓力下,2016年9月,長城人壽再次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了28.14億元。但增資并未完全解決長城人壽的問題。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城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9.61%和127.08%,較期初數均有所下滑,最近一期綜合評級為C類。

對于經營方面的問題,長城人壽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經營運轉正常。雖然在虧損,但長城人壽全年(2016年)保費任務都已經按時完成了。個險、經代、銀保等渠道均提前超額完成了(2016年)年初制訂的年度保費任務,虧損不會是公司的常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長城人壽三家股東聯合退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不卡 | 色色资源网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