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4 00:53:09
環保是個大板塊,幾乎每年必炒,不過就今年情況來看,投資者可能得特別關注與治霾相關的板塊,當然這并不是說水污染治理等題材就不重要,投資者可擇機而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四A股有所震蕩,但收盤時各類股指漲跌并不多。其中,滬綜指收挫0.30%至3251.38點,深綜指漲0.08%至1991.98點,兩市成交略有放大。由個股看,有色、黃金、醫藥類股相對強勢,其余絕大多數個股隨波逐流。
昨銀行、券商、保險等題材集體“啞火”,受利空沖擊的保險股尤弱。“兩桶油”表現也較弱,其余大市值品種多數調整。這些權重股走弱對股指,尤其是滬指構成了壓力,所以滬市總的表現要弱一些。
當權重股較弱時,通常小市值股的表現就會比較好,昨日情況也大致如此。中小板綜指雖然下跌,但跌幅極其細微,僅跌0.18點。創業板表現明顯強些,創業板綜指收漲0.36%,因該板塊中的醫藥股更多,故表現較強。此外,創業板中全通教育大漲,對指數上漲也有所貢獻。
消息面上,來自我國內部的消息相對平靜。外部方面,隔夜美聯儲公布的利率會議紀要稱“或因特朗普政策而加快加息”。不過,該紀要又同時提示,特朗普個別政策可能會有造成經濟下行的風險。整體而言,這份紀要的措辭顯得極其謹慎,與之前風格頗有不同。由于其過度謹慎,許多地方語焉不詳,甚至自相矛盾。
在上述紀要公布后,利率期貨市場提示美聯儲3月份加息的概率稍有下降,多數市場人士相信美聯儲會于6月份加息,并于12月再加息一次。美聯儲如果于6月加息,那么我國貨幣政策就有更多緩沖空間。個人認為,對于新興市場來說,在貨幣政策上應提前布局,以避免被動跟隨美聯儲政策步伐。
大盤未來仍可能震蕩,但就此見頂的機會并不大,因全國兩會已為期不遠。在這個時間段,市場資金一般仍會炒作。不過,我認為股指后續空間是很有限的,因資金面趨緊已是大勢所趨。
如果大盤未來出現震蕩,投資者一般可選擇高拋低吸或者調倉換股。就目前情況來說,如果投資者換股,那么顯然應更多地考慮全國兩會題材。因每年這個時段,代表們就會提各類議題,部分議題較易引發市場共鳴并誘發炒作,比如環保、大農業、養老產業等。
環保是個大板塊,幾乎每年必炒,不過就今年情況來看,投資者可能得特別關注與治霾相關的板塊,當然這并不是說水污染治理等題材就不重要,投資者可擇機而動。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