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7-02-27 13:59:07
春節過后,雖然A股市場有所表現,但在新基金發行上,頻頻遇冷的情況并不鮮見——不止是發行遇冷,甚至還有不少產品延長募集期。與此同時,部分績優老基金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業績表現良好的老基金持續獲得資金追捧。
春節過后,雖然A股市場有所表現,但在新基金發行上,頻頻遇冷的情況并不鮮見——不止是發行遇冷,甚至還有不少產品延長募集期。與此同時,部分績優老基金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業績表現良好的老基金持續獲得資金追捧。
另外,近期的基金發行中,受相關政策等因素影響,打新基金等有所表現。除各類固收類基金被陸續推出以外,在權益投資基金中,追蹤市場景氣行業等的公募產品同樣獲得資金青睞。
新基金發行相對吃緊
春節后,A股市場迎來階段性穩步上漲行情。市場環境較好,但在近期不少新基金發行傳來吃緊的消息,部分新基金延長了募集期。公開資料顯示,近期有招商盛合靈活配置混合、西部利得久安回報靈活配置、國泰嘉益靈活配置、東方民豐回報贏安定開混合和華安睿安定開混合等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宣布募集延期。
據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2月12日開始的一周,僅4只基金誕生,較前周減少5只。從新基類型看,靈活配置型基金2只、純債型基金1只、貨幣市場基金1只。新成立基金的總募集規模為17.11億份,平均單只募集規模為4.28億份。而從新基金招募計劃的發行時間來看,截至2月12日,本月進入認購期的新基金有20只,平均發行時間約35天,為近1年的最高水平,顯示出近期新基金發行的艱難。
今年以來已經持續出現新基金發行相對吃緊的狀態。上海證券研報顯示,1月先后共有183只基金發行,其中延續上月發行的基金97只,新增發行的基金86只,完成募集的基金93只,月底尚未完成募集基金92只。與去年12月比較,2月基金總體發行數量大幅下降37%。上海證券認為,春節前資金面趨緊,央行凈投放金額創多年新高仍難緩解資金面緊張態勢,市場情緒受到打壓,債券市場調整,部分債券型基金收益回吐,基金尤其是債券型基金大面積滯銷。此外,2017年以來委外定制的純債債基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的申報停止審批,定制化產品發行數量隨之銳減。除了基金發行數量和募集份額雙雙下降,多只基金還出現延長募集期限現象。
對此,公募機構人士稱,當前新基金發行的情況,除了受傳統節假日因素影響,近期政策層面面臨調整、資金層面發生變化,再結合當前投資時機尚未明朗化的股市和債市,新基金發行相對吃緊,也是在情理之中。
“特別款”受青睞
新基金發行相對低迷,但是一些“經典款”老基金近期獲得資金追捧,部分中長期業績優異的老基金不得不采取限購措施。華安逆向策略、興全社會責任、長盛戰略新興產業等一批中長期業績優良的老牌基金紛紛掛出“限購”牌。另外,2017年春節以來,在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凈流入港股市場等因素影響下,香港大盤股和小盤股均有所上漲,帶動港股基金投資熱,相關基金規模和業績齊飛,2017年以來多只滬港深主題基金因此公告暫停大額申購。
除了績優“經典款”以外,近期基金市場上部分“特別款”獲得青睞。據悉,隨著近期監管層傳遞IPO常態化的信息,多家公募開始籌備申報或發行打新策略基金,以獲取打新帶來的低風險收益。但是,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打新門檻提高以及債市調整,打新基金的盈利模式遭遇變局。
另外,雖然近期仍是固收類產品發行強于權益類,但是部分權益類產品瞄準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景氣行業,同樣引來市場關注。國泰基金楊飛認為,2017年的A股市場,從估值到盈利,機會大于風險。在新基金的投資策略上,2017年依然會貫徹尋找行業景氣度高,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成長股的投資理念,自下而上地尋找預期偏低的公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