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3-02 09:48:17
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要求,不符合其規定的保險產品要在今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而銀行保險中短存續期業務會被進一步限制。為彌補收入缺口,銀行重點將五年期及以上躉交、期交保險業務作為全年常態化業務發展,加快推進轉型步伐。
各壽險公司正緊張備戰4月1日前的產品大升級,屆時,保障水平、利率水平等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將面臨退市,一批新產品也將與消費者見面。與此前在售產品不同的是,新產品存續期限將拉長,理財屬性削弱,保障屬性加強。偏重理財屬性的銀保渠道也因此遇到了增長難題。
《證券日報》記者近期調查獲悉,為應對這一突出問題,除了此前將原有退保、到期保險產品保費資金分流到銀行理財、基金等產品之外,一些銀行開始加快推進轉型步伐,將5年期及以上躉交、期交保險業務作為全年常態化業務發展,推動保險業務由短期投資型向長期、風險保障型轉型,有效彌補中間業務收入缺口。
險企:
一批新產品將面世
根據保監會去年9月份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76號文”),不符合其規定的保險產品要在今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這意味著,一些保險產品面臨退市或更新升級。
在新產品的保障比例方面,76號文對保險產品死亡保險金額或護理責任保險金額與累計已交保費或賬戶價值的比例做出要求:18-40周歲的被保險人保障比例下限為160%;41-60周歲為140%;61周歲以上為120%。
而險企在售的不符合上述保障要求的定期壽險、兩全保險、終身壽險和護理保險等產品將在一季度末停售。與此同時,險企需要根據精算原理、產品實際銷售和管理成本及公司自身經營實際,合理確定新保險產品預定附加費用、風險保費、初始費用、退保費用等各項費用的收取。
此次升級,不少保險公司還要完成第三套壽險生命表的導入。去年底,行業推出第三套經驗生命表,第三套生命表相較于第二套生命表,被保險人群的死亡率得到明顯改善,其中男性和女性壽命分別為79.5歲和84.6歲,較第二套生命表數據分別提高2.8歲和3.7歲。
同時,76號文對萬能險責任準備金的評估利率上限調整為年復利3%。并要求保險公司自4月1日起,將新開發的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不高于3%的人身險產品報保監會備案,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高于3%的產品報保監會審批。
從已經披露的萬能險收益、保險期限等指標來看,今年年初在售的萬能險整體收益明顯下滑,保障期限明顯拉長,萬能險的理財屬性進一步削弱,保障屬性增強。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近期提到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萬能險業務占市場份額31.4%,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萬能險結算利率比2016年上半年的時候大致下降了1個百分點;萬能險的負債期限不斷拉長,整體壽險業的負債期限也在拉長。三年期以上的產品占整個保費的比例是81%,三年期以下的占19%。
銀行:
重點推薦短期躉交與期交
高收益、短期限、偏理財產品的減少,給銀行帶來“困擾”。
有銀行保險代理相關業務人員表示,隨著保監會一系列新政出臺,保險中短存續期業務被進一步限制,同時,股市持續低位震蕩、表外理財被納入廣義信貸監管范圍,對理財類業務規模擴張形成阻力。
根據76號文,保險公司所銷售的預期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不含)以下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年度保費收入,2017年應控制在總體限額的70%以內,2018年及以后應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
“為無法繼續購買中短期產品的客戶資金找到合適的產品承接,將是2017年面臨的嚴峻挑戰。”上述銀行人員表示。
該人士表示,下一步銀行將在積極搶抓開門紅保險中短存續期產品規模的同時,順應市場形勢,加快推進轉型步伐,將五年期及以上躉交、期交保險業務作為全年常態化業務發展,推動保險業務由短期投資型向長期、風險保障型轉型,有效彌補收入缺口。
同時,將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使電子化服務方式成為客戶服務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網銀、手機銀行的便捷和即時性等功能,拓寬宣傳手段,方便業務辦理,提升服務能力。二是做好簡單型財險產品上線,開放理財產品全渠道預約,整合平臺優勢,強化網點引導分流,釋放柜面工作壓力。三是以個人營銷系統等客戶信息為基礎數據,通過實施保險銷售錄音錄像、外拓等手段收集客戶信息,不斷完善基礎數據庫,強化數據分析,助力精準營銷。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采取上述策略的同時,該行今年將優先發展旗下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重點做好旗下保險5年期躉交和期交業務營銷。按照“控總量、調結構、保節奏”的原則推進代理保險轉型、網點轉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