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8 20:24:41
每經編輯 何小桃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是“3·8”婦女節,原本還指望大盤來個三連陽,算是給女股民一個禮物。結果,大盤卻表現得異常沉悶,最終滬指下跌1.75點,以3240.66點報收,日K線收出陽十字星。
前兩天,達哥還在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中說過,目前市場展開了中小盤個股的結構性反彈行情。今天這種弱勢震蕩出現之后,股市這盤棋又開始讓人糾結了,如何才能不困于心?
首先,回顧一下今天的盤面。實際上,今天滬指是在極小的范圍內波動,最高3245.30點,最低3230.61點,上下波動不到15點,全天振幅只有0.44%。這種極小的振幅,要么是變盤的信號,要么意味著震蕩調整還將延續。
畢竟,前一段時間,大盤股各種題材輪番炒作,而近期,中小盤股逆勢走強,各種熱點大多表現過之后,主力資金似乎開始猶豫起來了,又或者是對未來美聯儲加息等海內外因素的不確定性,表現出了謹慎觀望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沉悶的表現,是不難理解的。
再從個股表現來看,今天的漲幅榜上,有些個股還是比較吸引眼球。比如,中國聯通(600050)盤中一度漲停,最終大漲7.54%。而此前爆炒的次新銀行股,張家港行再次漲停創出新高。但是,整體來看,市場的熱鬧程度是明顯下降的。雖然指數只跌了很少一點點,但滬市只有300多只個股上漲,700多只個股下跌,而深市,只有400多只個股上漲,下跌個股達1200多只。
指數小幅波動,個股出現跌多漲少,這樣的局面,是不是讓人感到非常的迷茫?
但是,在達哥看來,大可不必迷茫。如果你的目光能夠跳出對眼前行情的糾結,那就肯定會是另外一種心態。
到底如何將目光從短期行情中跳出來?其實很簡單,在達哥看來,現在大可不必對未來幾個交易日的漲跌過于糾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從中期多空局勢來分析的話,其實現在市場依然是多方占據優勢的局勢。
為什么這么說?以上證指數為例,去年10月21日成功站上年線(250日均線)之后,就長期在年線上方震蕩,而且再也沒有跌破過年線。目前,滬指的點位,也遠高于年線位置(約3048點),但是市場并沒有出現見大頂前的瘋狂氣氛,整個行情還在猶豫中蹣跚。只要指數在年線上方運行,也沒有過度瘋狂,技術上多頭還是比空頭更占優,同時已經不屬于熊市周期。
不僅僅是滬指,其他分類指數來看,中證500指數、中證流通指數、中小板指數、深成指等,都站在年線上方。只有一個指數例外,就是創業板指數,目前距離年線還有一段距離。
達哥以前在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中說過,選擇強勢股,要選站在年線上方的股票。而大盤只要始終站在年線之上,即便出現調整,也是上升趨勢中的調整。指數下方,始終有年線或者半年線,這種長期均線作支撐,這樣的調整,心里是有底的。
相反,如果指數長期在年線下方運行,一輪反彈之后如果出現調整,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又一波調整行情的開始。
現在目光回到眼前的行情,滬指正所處的環境,雖然上方有壓力,但下方也有多重均線的有力支撐。上面的壓力,就是滬指去年末的高點3301點一線,而下面的支撐呢,60日均線、半年線、年線都在下面。所以,如果這樣來看的話,我覺得大可不必對眼前的窄幅震蕩而過于糾結,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也根本用不著對調整太焦慮,畢竟目前依然是多頭強于空頭的市場,有什么好悲觀的呢?
最后,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在當前這種市場狀態下,在交易策略中,就要注意節奏的把握了。一方面,多頭主導的行情中,必然是要保持一定倉位的。但是,好的交易,一定要有好的節奏。中期多頭雖然占優,但是如果節奏不好,是容易被打亂心情,從而做出一錯再錯的交易。這如同彈鋼琴,如果節奏亂了,心情也會亂,最終的結果是越彈越亂。
如何把控好節奏?我個人的領悟就是:如果有選好的股票準備介入,那就要制定好計劃,最好不要追高買入,而是采取逢低吸納的方式來建倉。如果不能逢低吸納,寧可放棄機會。
其實,今天達哥在牛指中,也有“建倉”的計劃,而且計劃的價格都是逢低吸納的價格。為什么強調低吸,而不是去追高?道理也簡單,如果大家都是相同的倉位,但是建倉的成本價不同,肯定成本低的人,優勢會更加明顯。如果是追高股價建倉,成本抬得比較高的話,稍微遇到市場的震蕩,心態就會收到影響,節奏就會被打亂。
所以,一般來說,定了低吸價格買不到,達哥都是不怎么考慮追漲的,沒有緣分的股票,就是強扭的瓜不甜。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7年3月8日
今日倉位:四成
明日倉位計劃:四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