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3 19:37:4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跌停讓鞍重股份3.59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今日(3月13日),深成指上漲108.87點,上證指數漲24.26點,滬深兩市股票“漲多跌少”,跌停個股除ST股之外,更是只有寥寥可數的兩只,其中一只就是鞍重股份(002667,收盤價23.74元)。
上周,證監會曝光了鞍重股份聯手九好集團進行“忽悠式”重組,驚爆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跌停讓鞍重股份3.59億元市值“灰飛煙滅”。讓人唏噓的是,自重組被查起來,公司股價一路下行,如今幾乎已經回到重組前的水平。當初受重組吸引,介入公司的資金,損失慘重。
逾8萬手大單壓頂
13日一開盤,鞍重股份股價便直接躺在了跌停板上,并一直保持至收盤。截至收盤前夕,仍有高達8.72萬手的大單封死跌停板。鞍重股份成交158.48萬股,成交額為3762萬元。龍虎榜顯示,長城證券深圳后海中心路營業部席位賣出1123.38萬元,海通證券重慶龍華大道營業部、國信證券珠海翠香路營業部、華安證券北京東三環中路營業部、安信證券深圳寶安海秀路營業部席位等也分別以900多萬元到100多萬元不等賣出金額,占據賣方席位。
是什么消息讓公司股價表現如此慘淡?
3月10日,證監會發布《證監會亮劍重組亂象 重拳出擊有毒資產污染資本市場》一文。文章直指九好集團通過虛增收入、虛構銀行存款等手段,將自己包裝成價值37.1億元的“優良”資產,與鞍重股份聯手進行“忽悠式”重組,以期達到借殼上市之目的。
從證監會披露的情況來看,九好集團通過各種手段虛增2013~2015年服務費收入2.6億余元,虛增2015年貿易收入57萬余元,虛構銀行存款3億元。為掩飾資金缺口,借款購買理財產品或定期存單,并立即為借款方關聯公司質押擔保。九好集團通過上述種種惡劣手段,將自己包裝成價值37.1億元的“優良”資產。九好集團的虛假財務報表,直接導致鞍重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草案)》出現虛假記載。
證監會宣布對該案違法主體處以頂格處罰,總計罰款439萬元,同時對九好集團造假行為的主要負責人郭叢軍、宋榮生、陳恒文等人,采取終身市場禁入及5~10年不等的市場禁入措施。
緊接著,此事件的另一個主角鞍重股份于3月11日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證監會將給予公司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的處罰;公司董事長楊永柱將受到警告、罰款30萬元的處罰;此外,其他責任人也有相應處罰。證監會表示,鞍重股份等享有陳述、申辯及要求聽證的權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鞍重股份,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這個處罰結果是暫定的,至于公司會不會申辯,其個人目前不清楚。此外,對于楊永柱等人的職務是否會因此變動,該人士稱,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處理,需要公告的時候,會第一時間讓投資者知道。
重組曾“忽悠”來機構爆炒
資料顯示,2012年3月29日,鞍重股份登陸中小板。當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工礦用震動篩等機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首年鞍重股份實現凈利潤6638萬元,同比增長9.29%。然而,業績增長此后一去不復返,之后幾年公司利潤連連下滑。
在業績變臉的情況下,鞍重股份打起了賣殼的主意。
2015年11月25日,鞍重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資產置換,置入九好集團100%股權。截至預估基準日,置入資產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為4.28億元,預估價值為37.18億元,預估增值率高達768.99%。同時,公司擬向九卓投資等9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7億元。其中,認購對象九卓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和九貴投資的普通合伙人均為郭叢軍。
交易完成后,九好集團實現借殼上市,郭叢軍、杜曉芳夫婦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當時,方案披露九好集團是一家從事“后勤托管平臺”服務的大型企業集團,首創后勤托管平臺服務模式,打造中國后勤托管領域的高端服務平臺。郭叢軍、杜曉芳夫婦承諾,九好集團2016年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不低于7.2億元,2016年~2018年三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3億元。
如此誘人的業績承諾,著實讓人艷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重組方案披露后,鞍重股份股票瞬間成為資金的寵兒。2015年11月26日~12月17日,公司股價在短短16個交易日里上漲255.21%。
期間,包括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農銀匯理行業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農銀匯理信息傳媒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融通新區域經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強勢殺入。
被查后股價狂瀉
然而,事件此后的發展讓人始料不及。
2016年5月27日,鞍重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將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5月31日,鞍重股份再次發布公告稱,于5月28日收到九好集團實際控制人郭叢軍的通知,九好集團也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2016年6月24日,鞍重股份又公告稱,公司于2016年6月24日接到證監會通知,因重大資產重組獨立財務顧問西南證券被立案調查,公司并購重組申請被暫停審核。
2016年7月12日,證監會下發通知書,決定終止對鞍重股份行政許可申請的審查。
記者注意到,在種種利空消息打擊下,鞍重股份股價逐漸“回歸”。自2016年5月27日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跌42.38%。截至2017年3月13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23.74元,已跌至重組停牌前一日(2015年4月3日)的水平。
在股價下行的壓力下,此前強勢介入的資金也只能是黯然出局。據鞍重股份2016年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十大股東以及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上的機構,早已經換了新的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在鞍重股份被立案調查,股價下挫之前,多位公司高管減倉。
其中,楊永偉于2016年4月29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0萬股,套現1645萬元;董事梁曉東于2016年5月4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0萬股,套現437.6萬元;高管封海霞、高永春也分別在2016年5月4日、24日進行了減持。
今日,對于九好集團和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組被懲處一事,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九好集團及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是公然挑戰市場底線的惡劣行為,理應受到監管層嚴懲。監管層對忽悠式重組行為堅決說“不”,有利于進一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打擊上市公司及大股東變相操縱股價等的行為,逼退“劣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