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7-03-14 23:40:05
在A股巨大的財富誘惑面前,人性的丑惡一面得到有史以來最充分的釋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A股巨大的財富誘惑面前,人性的丑惡一面得到有史以來最充分的釋放。
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里提到:“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更何況,A股造假者并不用冒絞首的風險。
業績造假、報告造假、忽悠式重組、蹭熱點跟風式披露、公開承諾不履行、傀儡董事長……1000個上市公司就有1001個造假套路。可悲的是,如此多的造假,只有欣泰電氣被退市,造假成本太低是造假橫行的重要原因。
劉士余主席已在資本市場“亮劍”,期待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執法能夠成為資本市場有力的打假手段。
第一:假研報
安碩信息:分析師1.1萬封“吹牛皮”郵件忽悠基金經理 股價從漲7倍到跌入地獄
這是一個上市公司高管聯手分析師忽悠基金經理,坑股民還拉分析師同事下水的故事。
安碩信息,2014-2015年大A股風頭最勁的股票。從2014年4月30日28.30元一路上漲至2015年5月13日450元,區間漲幅達到15.9倍。
(安碩信息從2014年1月至今的走勢圖)
安碩信息的高管和東方證券聯袂打造了這只妖股:十余次調研、上萬封郵件、二十余篇研報吸引了221只公募基金持有最高達1808.21萬股,占安碩信息流通股的74.84%。
東方證券分析師鄭奇威為何突發奇想,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發郵件給安碩信息董事長和總經理,提出畫張互聯網大餅的故事,并不可知。
2014年4月30日,東方證券鄭奇威發郵件給安碩信息董事長高鳴和總經理高勇,聲稱安碩信息股價已跌至發行價附近,價值絕對低估,建議安碩信息做好市值管理,提升資本市場對安碩信息的認同度,并提出希望與安碩信息交流溝通后向機構推介。高鳴回郵件讓鄭奇威與安碩信息董事會秘書曹豐聯系。
2014年5月6日,曹豐聯系鄭奇威到安碩信息交流。
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安碩信息在10次接待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業興寶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過程中,介紹了一堆發展戰略,征信業務、數據業務、小貸云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等。
在此期間,東方證券的兩位分析師還給128家基金、券商、私募等機構的1279人員累計發了1.1萬余封郵件!
這兩個分析師在未經東方證券內控部門審批、復核的情況下,使用“極具業務延展性…、強烈看好…、最優質的銀行IT標的…、無與倫比…、絕對領先”“公司市場規模是百億量級、收入將可達12億、30億市值遠未反映公司實際價值、市值空間有望超過200億、市值超千億、屬于我們的tenbagger,200億絕不是終點”等誘導性和夸大性的語言文字編寫郵件。
證監會認定,這些信息是不準確、不完整且缺乏實現基礎的信息。分析師在郵件中提及的互聯網金融等發展戰略并未提交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審議,年報中也沒用任何描述。開展這些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所需要的9010萬元資金來源還未進行決議,無任何計劃。信息披露也具有片面性。2015年的四五月份,安碩信息與機構投資者交流時對于上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描述就越來越模糊,調研記錄里充斥著“不確定”、“形式未定”等字樣。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當事人的申辯也是醉了:安碩信息的高管高鳴、曹豐提出申辯稱,國內外對互聯網金融沒有明確界定!安碩信息披露的內容不足以對投資者決策產生根本影響!潛臺詞是:投資者,是你們理解有誤,不能怪我!
鄭奇威的申辯詞小編也翻譯一下:我只是起草了下報告,安碩信息誤導了我,公司內控部門和簽發領導為什么不攔著我!
第二:忽悠式重組
九好集團:聯手200多家供應商造假 重組公司收獲10個漲停板
2013年到2015年間,九好集團通過各種手段虛增服務費收入2.64億,虛增2015年貿易收入57萬,虛構銀行存款3億、未披露3億元借款以及銀行存款質押。
為了掩飾掉這些資金缺口,九好集團通過借款購買理財產品或定期存單,并立即為借款方關聯公司質押,從而將自己包裝成價值37.1億元的“優良”資產,以達到借殼上市目的。
2015年11月25日,鞍重股份發布與九好集團37億元重組案。得益于這一重組概念,鞍重股份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收獲了10個漲停板。
鞍重股份2016年5月11日報送重組申請,5月27日及次日,鞍重股份九好集團雙雙被調查。所幸還在披露階段就被查辦,借殼未能得逞。但是這一忽悠重組過程中,鞍重股份的股價卻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從23.78元飆漲至87.78元,漲幅達269%,而后又從87.78元跌至如今的23.79元,跌幅逾70%。
第三:假章
國海證券:一枚蘿卜章引發的血案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說的是杠桿的偉大。在債市,杠桿意味著可以數千萬撬動百億的資金,而當債市下跌之時,杠桿會讓市場哀鴻遍野,血流成河。
更慘的是當杠桿斷裂,大家追究廠商的質量問題時,才發現這個杠桿是個三無產品,一枚蘿卜章。
蘿卜章慘案,簡而言之,國海證券原團隊成員張楊、郭亮等人以國海證券名義與其他交易對手方進行債券代持等交易,代持債券達到百億級,后來張楊失聯,郭亮投案,代持機構要求國海證券接盤,國海證券則宣稱純屬離職員工個人行為,相關協議所用印章系偽造。
隨后,國海證券于12月15日停牌。
有點駭人的是,業內人士指出蘿卜章并非國海證券一家獨有。
第四:假名
多倫股份:蹭P2P熱點 奇葩更名“匹凸匹”
上市公司名字更名直接關聯股價,是A股20年目睹之怪現狀之一。
有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成為資本市場炒作熱點,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這些公司里真正干互聯網金融的并不多,紛紛轉型意在拉抬股價。
造假也是需要誠意的,有假裝正兒八經蹭熱點的如安碩信息,分析師發了1.1萬封郵件吹牛皮,至少砸了不少時間和心血。
有人覺得這個方法耗時間,不夠簡單粗暴。
2015年5月11日,多倫股份公告稱,公司立志于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業務轉型的需要,為使公司名稱能夠體現主營業務轉型,擬將名稱變更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同時宣稱獲得控股股東香港多倫持有的估值10億元的www.p2p.com域名使用授權。
此后多倫股份拉出數個漲停,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跟風殺入。
事情的真相是:除了“估值10億的域名”,該公司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可謂“三無式更名”。
后來的后來,匹凸匹的實控人鮮言收到了證監會開出的史上對個人行政處罰的最大罰單——30億元。
對了,最近大消費和人工智能很火,不少公司又紛紛發布了進軍新零售和人工智能的公告,吃一塹長一智,韭菜們可得留心點了。
第五:假專利
蘇州恒久:登陸創業板前夕 被曝專利造假
對于當年申購了新股卻被告知IPO最終被否的股民來說,蘇州恒久猶如南柯一夢。
蘇州恒久于2010年3月9日公開發行2000萬股,發行價定為每股20.80元,申購已經完成,搖號抽簽結果也已公布,然而就在距離成功上市僅一步之遙之際,蘇州恒久被揭出了造假丑聞。
2010年1月,證監會審核通過了蘇州恒久的IPO申請。隨后,該公司開始網上公開發行新股。沒想到,蘇州恒久計劃于當年3月19日登陸創業板前夕,被曝出該公司擁有的關于有機光導體管的4件外觀設計專利權和1件實用新型專利權已被終止,被終止的原因皆為“未繳年費專利權終止”。
在公司股票上市前夜,即2010年3月18日晚,蘇州恒久發布公告稱,接到保薦機構廣發證券通知,有關監管部門要求保薦機構等中介就媒體報道的專利權終止問題進行核查,公司股票暫緩上市。
2010年6月11日,創業板發審委召開“會后事項發審委會議”,重新審核蘇州恒久首發申請,認為總體上看,五項專利被終止對公司存在不利影響。經表決,公司IPO申請未獲通過。
第六:假董事長
*ST賢成:“傀儡”董事長遭市場禁入
證監會于2014年2月24日向*ST賢成前任董事長臧靜濤發出《市場禁入決定書》。
臧靜濤遭禁入與證監會近日給*ST賢成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所認定的上市公司存在8項違法事實有關。臧靜濤時任公司董事長,是上述違法事實的負責人。公告稱,臧靜濤對上述事項進行了陳述、申辯,證監會根據相關事實和證據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臧靜濤忠實、勤勉地履行了職責,認定臧靜濤為市場禁入者,自證監會宣布決定之日起,終身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然而,據媒體報道,遭市場禁入,對深陷囹圄、命運不定的臧靜濤來說,已然算不上什么。由于賢成系實際控制人黃賢優逃避制裁,臧靜濤此前已因涉嫌挪用資金、背信罪被收押。在賢成系內部大多數人看來,臧只是一個“傀儡”,“沒有股份但身居董事長、法人代表要職,到處簽字借錢蓋章,有利益也愛那份排場。”
第七:業績造假
山東墨龍:父子做局 業績造假為減持鋪路
2017年第一個交易日,山東墨龍公告,預計2016年可能要虧4.8億元-6.3億元,而2015年已經虧了2.6億元。連續兩年虧損,這意味著這個股票可能要被ST戴帽了。
于是股價開盤后快速封跌停,不過快中午開板,到收盤跌8.89%,報收8.51元。當然,這只股票在港股跌得更多,暴跌14.18%,報收2.42元港幣。
業績巨虧沒什么,讓股民憤怒的是這個公司2016年10月27日在三季報中,說預計2016年扭虧為盈,盈利金額600萬元-1200萬元。
事實是宣布業績扭虧為盈后,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恩榮和他的一致行動人張云三(二張為父子關系)在減持,并且還賣了不少。分別在2016年12月23日和2017年1月13日賣了750萬股和3000萬股,合計賣出占公司總股本4.7%的股份。
2月8日晚間,山東墨龍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張恩榮及一致行動人張云三通知,中國證監會于2017年2月8日向其下達了《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張恩榮及張云三進行立案調查。
第八:欺詐發行
萬福生科: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被稱為創業板造假第一股的萬福生科,其上市不滿一年,就被發現存在重大財務造假行為,虛增收入、利潤的規模都超過了綠大地。
萬福生科關鍵詞:老板龔永福當年以坦克兵的身份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二等功,并落下八級傷殘。萬福生科從事稻米深加工業務。公司的產品科技含量非常高:經以袁隆平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鑒定,技術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2年9月初,湖南證監局對萬福生科進行例行現場核查,發現公司2012年預付賬款重大異常:公司資產負債表上預付賬款余額1.46億,而科目余額表上的預付賬款超過3億,帳表數字不符。證監局檢查組追查銀行資金去向發現,萬福生科打給糧食經紀人的錢又變成大客戶的回款打回了萬福生科的賬上,萬福生科涉嫌銀行回單造假,由此解開了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蓋子。
此后進一步調查,萬福生科造假案從中報造假升級為發行上市造假,欺詐上市:根據公告,在2008年-2010年,公司累計收入的46.5%、累計營業利潤的89.8%、累計凈利潤的82.64%都是虛假的,而真實的2100萬元利潤中,還有接近1000萬元是來自補貼。這么高比例的造假,已經不能用業績虛增、粉飾報表或者財務包裝來形容了,是赤裸裸的惡意造假、欺詐上市。
鑒于萬福生科案的惡劣影響,證監會于2014年10月15日發布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對涉嫌欺詐發行的公司一律要求立即暫停上市,且暫停上市后一年內如果沒有被撤銷處罰或被認定無罪的,強制終止上市。
但由于新老劃斷的緣故,萬福生科最終留在了證券市場上,沒有被退市。
第九:欺詐發行退市第一單
欣泰電氣:持續四年財務造假停不下來
生于農村的溫德乙高中未畢業即在家務農,1979年認識一個知青,跟他學修理變壓器,從此和變壓器相關的行業結下緣分。1992年,他到丹東創業,1998年買下轉制后的丹東變壓器廠。
2009年9月,欣泰電氣首次提交IPO申報材料,但于2011年3月因“所并購資產持續盈利能力不足”等原因被否。2011年6月,欣泰電氣更換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準備再度沖關。然而,由于欣泰電氣迫于經營壓力,放寬了對客戶把關,回款難度大的客戶增多,現金流一度成為負數。
2011年底的模擬財務報表甚至發現,公司存在“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等問題,而這些對IPO至關重要。
此刻,欣泰電氣總會計師劉明勝認為,“此財務數據很難符合上市條件”,并向溫德乙建議虛構收回應收款項。最終,欣泰電氣以載有虛假數據的招股說明書于2014年3月堂而皇之地登陸A股,募集資金2億多元。
事實上, 從2011年到2014年,欣泰電氣持續四年,六期財務報告,每期虛構收回應收賬款從7000多萬元到近2億元不等。欣泰電氣被正式認定為欺詐發行。欣泰電氣成為因欺詐發行退市的第一單。
第十:業績承諾不履行
*ST博元:不死鳥終謝幕 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被終止上市
2016年3月21日,上交所召開上市委員會審核會議,最終,參會委員一致表決同意*ST博元股票終止上市。同日,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上交所作出*ST博元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由此,*ST博元成為證監會2014年《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簡稱《退市意見》)實施后,證券市場首家因觸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被終止上市的公司。
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東華信泰已經履行及代付的股改業績承諾資金3.8億元并未真實履行到位。為掩蓋這一事實,*ST博元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多次偽造銀行承兌匯票,虛構用股改業績承諾資金購買銀行承兌匯票、票據置換、貼現、支付預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財務信息嚴重虛假的定期報告,虛增資產、收入、利潤等財務信息。
2014年6月17日,中國證監會對*ST博元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立案調查。2015年3月26日,珠海市博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被中國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8日起暫停上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