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科研用地改住宅” 背后貓膩須嚴查

經濟參考報 2017-04-27 11:23:30

日前,一起“科研用地造別墅”事件遭網民追問。據報道,北京市通州區萊茵灣小區拿著科研用地,卻將科研樓以所謂的“別墅”“公寓”名義賣給購房者。

日前,一起“科研用地造別墅”事件遭網民追問。據報道,北京市通州區萊茵灣小區拿著科研用地,卻將科研樓以所謂的“別墅”“公寓”名義賣給購房者。目前該項目已被查處,并移轉到工商部門,吊銷違規銷售企業營業執照,違規代理房屋銷售的中介門店也被注銷備案。網民認為,應排查科研用地違規使用情況,填補監管空白。更重要的是,應嚴查“科改住”背后可能存在的瀆職腐敗行為。

監管空白需填補

“該有的監管到底去哪里了?”網民“秦蓓”說,類似科研用地“變身”成住宅銷售的現象并非個案。早在2013年7月,北京市國土局曾公布九宗類似案例。據專家介紹,非法改變土地用途,違規企業應承擔責任,但相應的監管和具體處罰條例卻無跡可尋。可見,有關部門監管的缺位才是土地用途“任性變臉”的關鍵。

據報道,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科研用地不可用于住宅居住使用。多位房產銷售人員稱,北京市沒有細化規定科研用地如何管理和使用,也無法審核拿到房子的人是否用于科研項目,所以可看作是監管空白和“灰色地帶”。

有網民指出,負有監管責任的政府部門應切實強化監管力度,堵住制度漏洞,杜絕科研樓一再“變身”,防止公眾利益受損。

嚴查瀆職腐敗

在不少網民看來,科研用地“長出”別墅,監管空白固然有待填補,但更需要徹查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甚至可能存在的瀆職腐敗行為。 “倘若執法嚴格,法律法規能夠體現到每一個細節當中,監管部門能夠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違法者就無計可施;倘若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又有誰敢以身試法?”網民“趙有良”表示,相關部門應深入查處,不能只是查處違建者和科研用地負責人,更要好好查查執法和監管部門。

網民“王心禾”也表示,科研用地流失,讓人心痛。如何讓鉆漏洞的人不能得償所愿?是否其他科研用地都在正當使用?能否杜絕下一宗用地流失?明晰這些問題就看有關部門能否反思這次事件,認真地加以解決。萊茵灣房屋買賣的背后,是否涉及土地非法交易和開發,是否涉及腐敗,有關部門應依法調查。如果萊茵灣事件折射出政策法規不健全問題,那么,面對今后的土地管理,政府有關部門應全面調查科研用地使用情況,并針對問題織密法網責無旁貸。(記者 張小潔 整理)

責編 湯亞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研用地改住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西西人体44rt高清大胆亚洲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亚洲自拍偷拍 | 在线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