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5 18:42:59
許小年認為,當下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很難再靠投資來驅動,需要依靠技術的創新來實現增長。技術的創新是由企業決定的,市場壓力倒逼企業創新轉型以生存下去。他同時表示,企業的轉型不等于轉行。
每經編輯 段倩倩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每經編輯 趙橋
5月5日,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教授再次現身他之前多次贊揚的創新城市深圳,并作了題為“轉折點上的中國經濟”的演講。
64歲的許小年體形瘦削,他身穿黑色西裝和淺灰色褲子,頭發灰白,目光深邃。演講過程中,許小年多次向臺下拋出問題與聽眾互動,在場者有置身大學課堂的感覺。
許小年認為,當下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很難再靠投資來驅動,需要依靠技術的創新來實現增長。技術的創新是由企業決定的,市場壓力倒逼企業創新轉型以生存下去。他同時表示,企業的轉型不等于轉行。
5月5日,許小年現身深圳,并作題為“轉折點上的中國經濟”的演講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攝
投資邊際效益式微
許小年稱,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數量型增長模式”,該模式下單純地依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來驅動經濟的增長;第二類是“效率型增長”,該模式下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不變,但通過技術水平的創新帶來了產出和經濟的增長。
而因為邊際效應,“數量型增長模式”是無法持續的。許小年表示,上世紀九十年代晚期,1元錢人民幣投資可以帶來大約0.4元到0.5元的新增GDP;而2016年,1元錢投資所帶來的GDP增量約為7分錢,“這個時候投資怎么都拉不起來(GDP),邊際收益接近零了。”
經歷了前期大量投資后,目前各行各業的產能普遍處于過剩狀態,“去產能”頻頻被高層提及,出現在頂層設計文件里。
一個可以佐證的事實是,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從2012年到2016年下半年都是負增長,企業的產品出廠絕對價格在不斷下降,“在過剩產能的壓力下,企業競相降價,試圖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和銷售。”許小年表示。
但PPI價格指數于2016年下半年出現了向好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8月起,PPI指數開始環比上升,這一度被認為是經濟向好的標志。許小年稱,一方面2016年下半年為庫存歷史周期上的新低,需求提升企業產品價格隨之走高;但另一方面,2016上半年貨幣的超發是PPI走高的主因,“工業出廠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再去投資,投資收益是負的。”
企業轉型不等于轉行
因此,許小年認為當下經濟推動需要依靠“效率型增長”,即需要通過技術水平的創新來驅動經濟增長,這也和當下的供給側改革相吻合。
許小年建議,政府層面可以通過四大措施來促進經濟向“效率型增長”轉型,分別是保護私有產權、放松管制等。
技術創新的實施和承載主體仍是企業。“技術水平是企業決定的。關于供給側的討論應該圍繞著企業效率,也就是圍繞著如何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來進行。”許小年說道。
創新、轉型也是傳統企業的關鍵詞。不少企業轉型步伐很大,轉型方向甚至與主營業務不相關。
許小年認為,“一些企業家把轉型錯誤地理解成轉行,轉型不等于轉行,轉型能夠闖出一條生路,轉行是找死,你轉行到了一個全新的行業,沒有行業經驗,沒有客戶基礎,沒有團隊,不熟悉監管團隊,不是找死嗎?”
在許小年看來,創新需要專注執著的“笨人”,企業應專注在自己的行業,如華為一直專注在通信領域,老干媽只專注于自己的辣醬。
“傳統行業的創新有的用了新技術,但也有企業沒用新技術,照樣做得很好。”許小年舉例稱,快餐巨頭麥當勞創新并沒有用到任何新技術,卻開創出了快餐這一新行業并成為行業巨頭。麥當勞買下了一家漢堡店,和別家漢堡店不同,這家店廚師分工明確,分別負責面包片、肉餅、涂醬等工作,通過這種明確的分工,麥當勞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它沒用任何新技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