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5-15 10:48:04
曾經的新三板企業新天藥業即將登陸A股,它的成功轉板,無疑給新三板擬IPO同行帶來了一絲曙光。然而,IPO審核加速和監管趨嚴的背景之下,被否率并不低。截至5月12日,新三板35家醫療類企業處于上市輔導階段,這些公司的勝算如何。對此,文章進行了深入分析。
曾經的新三板企業新天藥業即將登陸中小板,它的成功上市,給新三板擬IPO醫藥企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然而,今年以來上會被否的藥企比例并不低。截至5月12日,新三板35家醫療類企業處于上市輔導階段,其中明德生物、新產業等8家公司正在排隊。在此背景下,這些公司勝算幾何?
上會藥企
業績多數不俗
今年以來,已經有20家醫藥公司首發上會,占今年199家上會企業的10%,可謂大戶。其中哈爾濱三聯藥業暫緩表決,重慶圣華曦藥業、南京圣和藥業、長春普華制藥、廣東百合醫療科技4家公司IPO申請被否,占上會藥企比例為20%,其余15家公司均獲得通過,包括新三板公司新天藥業。
業績一直是擬IPO企業受關注的重點。據證券時報新三板論壇記者統計發現,今年過會的15家藥企,上會前最新一期營收規模均不低于1億元,正海生物2016年營業收入為1.5億元,海南普利制藥半年實現營收1億元。預先披露更新了2016年度業績的藥企,去年收入多數實現了正增長,僅奧翔藥業去年營收下滑了24%,美諾華去年收入同比下降3%。
盈利方面,15家過會藥企去年凈利潤規模均不低于4000萬元,同比普遍實現增長。其中,新天藥業去年盈利5706萬元,且正向增長。
IPO申請被否的4家藥企中,長春普華制藥去年上半年實現營收近7000萬元,不過該公司盈利是所有上會企業中最低的,其當期凈利潤為1829萬元。重慶圣華曦藥業、南京圣和藥業兩家公司去年盈利出現下滑,同比分別下降了18%和4%。
被否藥企
盈利持續性遭質詢
上述4家藥企為何被否,發審會上的詢問或透露了企業的一些問題。
記者注意到,這4家藥企,被詢問的事項并未直接與業績規模相關,不過企業收入的來源,以及盈利的可持續性,均被發審委所關注。
5月2日上會的重慶圣華曦藥業首發申請未獲通過,發審會上詢問的主要問題,包括報告期內享受的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的具體情況,報告期會計利潤與所得稅費用的調整,相關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發審委要該公司說明“盈利對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是否存在嚴重依賴,以及未來是否能夠持續享受稅收政策優惠”等。
除此之外,銷售費用、市場拓展費占比高于同行也是發審會關注的問題之一,與此相伴的是,企業是否存在變相商業賄賂行為,也受到發審委關注,重慶圣華曦藥業、南京圣和藥業兩家企業,在發審會上均遭到相關詢問。
重慶圣華曦藥業被要求說明“報告期各期促銷費及學術推廣費的具體分項構成,是否在促銷和學術推廣活動中給予過相關醫生、醫務人員、醫藥代表或客戶回扣、賬外返利、禮品,是否存在承擔上述人員或其親屬境內外旅游費用等變相商業賄賂行為”等。
南京圣和藥業2015年涉及的一宗賄賂刑事案件,更是被發審會詢問公司是否進行過披露,是否存在被追責的風險,是否還存在類似情形等。
另外,產品質量、生產經營是否合規、控股權代持、經銷商變動較大等情況也受到發審委的詢問。
3家公司
盈利不及2000萬
按照證監會披露的審核狀態,明德生物、泰林生物、華恒生物、新產業、九典制藥均已獲反饋,已參加抽查抽簽或現場檢查。
截至目前,除大承醫療(833263)外,其余34家新三板擬IPO藥企已經披露2016年年報。
這些公司中,狼和醫療、施美藥業、錦波生物3家公司去年營收低于1億;拓新股份、錦波生物、匯群中藥3家公司去年凈利潤低于2000萬元。
26家新三板擬IPO藥企去年營收、凈利潤同比均實現了增長,泰林生物、新產業、藥石科技、明德生物、華恒生物、九典制藥6家正在排隊的公司,去年收入、盈利同比雙雙增長超過2成,宏源藥業兩項業績指標實現個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拓新股份等8家公司去年盈利出現了下滑。拓新股份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但同比減少了13%,凈利潤同比下降67%,至605萬元,業績下滑程度是新三板擬IPO藥企中最嚴重的。
拓新股份主要從事核苷、核苷原料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與相關技術轉讓,對于去年業績下滑,該公司解釋為,受國內醫藥行業持續低迷及美國FDA警示函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和銷量均下降,毛利率下降,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卻在上升,導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
正在排隊的藍怡科技雖然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不過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4%,年報顯示,盈利下滑主要受毛利率下滑、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