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6 00:50: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畢華章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畢華章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據新華社電,當地時間5日凌晨,巴林、沙特、阿聯酋、埃及、也門等中東國家分別宣布斷絕與卡塔爾的外交關系,限令卡塔爾外交官48小時內離境,并禁止卡塔爾公民前往這些國家。就沙特、阿聯酋、巴林宣布斷交,卡塔爾外交部5日發表聲明,表示遺憾和震驚,認為這些舉措“毫無緣由”,但沒有直接提及埃及。
資料顯示,中東是全球重要原油生產地區,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均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前兩者為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國,而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除豐富的資源外,卡塔爾每年也吸引著大量游客到訪。
對于中東多國與卡塔爾斷交一事,多位專家分析指出,卡塔爾的主要出口品是天然氣,由于目前全球天然氣市場處于供大于求格局,該事件對國際油氣貿易的影響將會很有限,對國內游客旅游出行的影響也比較小。
國際原油市場神經緊繃
中東地區5日外交風云突變,促使國際油價上漲超過1%。
美國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6%,收復一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但仍低于每桶50美元。投資者此前擔心,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可能抵消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決定延長減產協議的影響,引發油價上周跳水。
由于此次事件波及多個歐佩克成員國,事態今后發展令人擔憂。資料顯示,沙特、伊朗和卡塔爾等國家都使用霍爾木茲海峽。據美國能源部估算,30%的海運石油貿易從這里經過。
不過,澳新銀行分析師丹尼爾·海因斯表示:“從表面看,風波可能引發風險。但我覺得卡塔爾一事不會過多發酵。地緣政治近期真沒有那么大影響力,我看不出這種情況將發生太大改變。”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石油能源安全問題專家查道炯指出,只要一個油氣出口國沒有被制裁,其用來出口的主要油田能正常生產,國際傳統能源市場格局就會相對穩定。
查道炯表示,卡塔爾的主要出口品是天然氣,但目前全球天然氣供大于求。油價與氣價掛鉤的情況,主要適用于管道天燃氣貿易,而卡塔爾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液化天然氣,運輸上主要依賴船運。綜合各種因素,卡塔爾被鄰國斷交對國際油氣貿易的影響將會很有限。
對國內游客影響暫不明顯
記者注意到,商務部官網曾轉載卡塔爾海灣時報消息稱,預計到2020年,卡塔爾入境游客將突破400萬人次。對于國內游客而言,卡塔爾也是部分游客前往歐洲或非洲的轉機點之一。那么,在目前情形下,游客出行是否會受到影響?
航空業資深分析師羅之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國內游客的影響甚微。“即使不去卡塔爾,也可以在迪拜等地轉機。國內航線可選擇的轉機點較多,(此事)對國內游客出行的影響不大。”他稱,短期來看,主要是對卡特爾多哈機場本身運營或許會帶來一定影響。
不過,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表示,如果后期該地區出現局勢緊張的情況并導致航班減少,有些旅客可能會改變出行計劃,這可能會增加旅客的出行成本。此外,一位經常飛往歐洲和非洲出差的TMT商務人士對記者表示,就其個人而言,轉機時多數是選擇迪拜。
據卡塔爾航空公司官網信息,卡塔爾航空公司已躋身世界一流航空公司行列。以多哈為主要航空樞紐,該公司已建立起一個全球運營網絡,航線遍布全球150多個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阿聯酋航空和位于阿布扎比的阿提哈德航空5日分別宣布,從6日起停飛兩家公司飛往卡塔爾的航班。另外,總部位于迪拜和沙迦的兩家廉價航空公司迪拜航空公司和阿拉伯航空公司也于當天宣布,自6日起停飛所有前往多哈的航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