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3 18:04:16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趙娜 實習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近日,三大電信運營商新一輪流量大戰拉開帷幕。中國移動推出了“任我用”套餐,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之前就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對于到哪都要問“WIFI密碼多少?”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可真相的確如此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運營商宣傳海報中承諾“任我用”、“不限量”,實則充滿了套路:超出流量上限會被降低網速,甚至還可能被停止上網功能。
專家表示,盡管運營商“不限流量”套餐限制了用量,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遠遠達不到運營商規定的上限。有業內人士則表示,如果真的完全不限量,極有可能造成通信網堵塞,這是運營商為了控制服務質量的一項措施。
套路滿滿
今年2月份,中國聯通就推出了“冰激凌”系列套餐,以198元檔為例,用戶最多可用100G數據流量。可根據北京聯通官網介紹,用戶當月全國數據流量達到15BG后,上網速率將降至最高3Mpbs,當月累積使用100GB后,將關閉上網功能,次月自動恢復。
中國聯通官網截圖
中國電信199元的“天翼不限量”套餐則為當月國內手機流量達到40GB后,網速將降至3G水平,不能再享受4G網絡的快捷,當月流量達到100GB后,上網速率降至128Kbps,用戶可以繼續低速率上網。
中國電信官網截圖
同前兩家運營商相比,中國移動的步伐似乎邁得更小,“任我用”套餐流量斷網上限僅僅只有中國聯通100G的一半,為50G,低網速階段限制為最高網速1Mbps。
中國移動官網截圖
綜合來看,這些所謂的“不限流量”套餐,并不是真正的“任我用”。用戶當月流量使用量達到某一個數值后就會限制其網速,回到3G、2G時代的速率,總量超過50G或者100G之后部分套餐還會限制用戶上限,可謂是“限量又限速”。用戶隨心所欲使用手機流量的場景并沒有出現。
虛擬運營商的套路也不少。小米米粉卡當月手機上網流量達到40GB后,上網速率會降至3G網絡速度。騰訊王卡針對騰訊游戲、微信、騰訊視頻、QQ音樂等免流,同時也規定當月流量累計使用達40GB時系統將關閉上網功能。
不過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三大運營商的大流量套餐限量限速的最低觸發條件遠超普通用戶的正常使用量。中國聯通和電信的限速觸發是40GB,中國聯通的限量觸發點是100GB,而中國電信沒有限量觸發。中國移動的限速觸發最低是12GB,限量觸發是50GB。而2017年4月,我國手機用戶平均使用流量是1.3GB,中國移動的最低限速觸發流量接近平均流量的10倍,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觸發流量相當于平均流量的30倍??梢哉f,觸發條件遠超過普通用戶的正常使用量。
付亮同時指出,“不限流量”套餐更多的是面對小眾人群,對現在月資費超過150元的用戶以及流量重度用戶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部分用戶占多大比例?估計不會超過10%,公眾和媒體更應該關心的是30元以下套餐(甚至10元以下套餐)那部分用戶。
現實困境
打著“不限流量”的噱頭,實際設置種種“限制”,消費者頗多微詞。從現實環境來看,真正的“不限流量”時代尚需時日。
中麥通信副總裁宋宏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整個運營商通信網絡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如果大規模無限制地開放流量使用,極有可能造成通信網堵塞,用戶得不好的移動網絡體驗。目前有限制的“不限流量”套餐更適合市場需求,是運營商為了控制服務質量的一項措施。
“不限流量”套餐限速限量并非中國三大運營商獨創,美國電信運營商之前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均有限制條件。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流量”套餐規定每月流量超過10GB時,使用速度將降至3G水平,超過22GB,進行更低速率的限制。就全球范圍來說,目前也鮮有“不限流量”的套餐。此前美國AT&T在3G時代嘗試推出過真正的無限流量,但是短時間內一些基站信號傳輸癱瘓,造成其他用戶3G網絡無法使用,最后AT&T不得不終止該項服務。
那么,5G時代會不會意味著真正的“不限流量”時代到來?宋宏生指出,5G通信時代被寄予厚望,每次通信技術的更迭都帶來更多想象空間,從2G到4G以及未來的5G,運營商技術承載力在提升,更多的需也求被挖掘出來,通信資源的有限性決定即便到了5G時代,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實現“不限流量”套餐的普及。
倒逼轉型
長遠來看,用戶流量需求在不斷激增,大流量套餐是大勢所趨。值得注意的是,流量服務在運營商的營收占比也在不斷增加。
在三大運營商最新業績報告中,流量收入表現搶眼,已經超過語音通話和短信等服務,順利接棒成為挑起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長的大梁。微信等OTT服務(指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數據服務業務)盛行,也促使運營商加速向流量經營轉型。
中國移動2016年財報顯示,無線上網收入較2015年上升43.5%,占通信服務收入比46.2%,年度首次超過語音通話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用戶無線上網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01%,與此同時,OTT業務對語音業務的替代作用繼續加深,總通話分鐘數較上年同期下降7.0%。
中國電信方面,2017年一季度移動用戶數達到約2.22億戶,手機上網總流量同比上升115%,繼續保持高速增長,4G用戶每月戶均流量達到1.271MB。
中國聯通在今年一季度報告中指出,移動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71.97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8%,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5.1%。同時中國聯通表示繼續發力流量經營,以低增量成本促進4G業務發展和收入提升。
在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下,此次“不限流量”套餐大戰,和此前的漫游降費、流量不清零相比,更能刺激用戶的神經??梢灶A見,流量業務將成為三大運營商主要經營競爭的板塊,同時不排除后續會出現針對“流量經營”的多種業務模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