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集經濟新聞 2017-06-16 00:10:48
每經編輯 舒曼曼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曾健輝
從住建部去年公布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以來,第二批300個特色小鎮名單即將揭曉,外界拭目以待,各路資本虎視眈眈。
狂飆突進,方向莫辨。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執行研究員李學鋒及其團隊曾受多個地政府邀請,深入全國調研特色小鎮,目前正在嘗試建立一套全國特色小鎮考核評價體系。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獨家專訪李學鋒,后者以最新的實地調研數據及科研成果,深度分析了當前關于特色小鎮的熱點話題。
NBD: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有什么標準?
李學鋒:特色小鎮的標準與要求基本處于模糊狀態,全國各地的口徑、政策和標準都不一樣,所以研究特色小鎮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結合階段性和地域性特征。
比如,在投資額度上,各省也都有不同,但整體的“3”和“1”標準沒有變,即:3平方公里規劃面積和1平方公里建設面積。
特色小鎮一般會有3年的創建期,3年之后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標準,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投資。首先是投資規模,其次是投資結構。其中,房地產投資不能超過總投資規模的20%,第三是投資的比重,以牛奶小鎮為例,牛奶相關產業要保證投資比重占60%以上,特色小鎮才能名符其實。
NBD:特色小鎮火了,但是其概念和落地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盲點,您如何看待特色小鎮現象?
李學鋒:現在大家是一窩蜂往上涌,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為了分享政策紅利。現在各省也都有明確的支持政策。其中,云南省表示每個特色小鎮項目上會給予兩三千萬元的資金支持,還有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基金向特色小鎮傾斜,但是能不能做出效果,有待實踐檢驗。
NBD:如何“去房地產化”?
李學鋒:談到特色小鎮,不得不提的就是“去房地產化”,特色小鎮不是圈地運動趁機蓋房子,這是政策上不可逾越的高壓線。所以,在特色小鎮投資結構中,房地產投資不能超過20%,如果超過20%,就是騙人的。
NBD:特色小鎮是否有成功的可借鑒模式?
李學鋒:我認為做得比較成功的是浙江省、貴州省。貴州省的小城鎮建設主要是將政策落實抓得好,形成了一整套適合貴州省省情的小城鎮建設模式和經驗,而杭州的模式需要有效益和規模支撐,其他地方是學不來的。所以,特色小鎮的地域性和可比性很強,并沒有固定的模式。
NBD:特色小鎮建設中涉及的產城融合有什么意義?
李學鋒:作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點,必須堅持“產城融合”的理念來發展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活力是看能聚集多少人口,不能是產城分離的,如果產城分離就變成了傳統的產業園區了。所以,職住分離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內,職住分離比例太高會導致人們的幸福感顯著下降,也會帶來城市交通和城市規劃中很多非常現實的挑戰。
NBD:結合調研的案例,請您談一談如何落實特色小鎮建設的考評體系?
李學鋒:創建特色小鎮有許多細化的標準,這是我們說的3年創建期,沒有達到標準的話,驗收便不予通過,小鎮項目創建失敗。
我們曾在云南提出,特色小鎮建設不能3年以后再去考核,而是要年度考核。比如在小鎮項目上投資30億元,第一年投資進度不能少于50%,到第二年投資進度不能少于80%,我們才有理由相信第三年能完成。
同樣,其他指標我們也要求有進度的考察。具體進度如何設定,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也有不同的特點,最科學的方法還是根據申報特色小鎮時的創建方案去考核相對比較合理。
NBD:對于蜂擁而上的特色小鎮建設和培育,您有什么建議?
李學鋒:特色小鎮應該是成熟一個培育一個,不符合標準直接退出,明年不再享受優惠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