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8 16:43:35
每經編輯 記者 魏瓊
每經記者 魏瓊 編輯 曾健輝
分開15年之久,奧園集團和中體產業或將再度牽手。
對于中體產業控股股東擬轉讓的股權,近日,奧園集團(03883,HK)和中體產業(600158,SH)對外披露,奧園成為唯一一家提交有效受讓意向書及相關材料,并按照要求支付了保證金的公司。
如無意外,持續長達8個月的股權轉讓事件將就此終結,奧園將接棒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基金中心)成為中體產業新的控股股東。
按照每股價格不低于17.53元計算,奧園此次交易涉及資金高達32.65億元。接下來,奧園將如何利用這個A股上市平臺?
奧園是唯一意向征集對象
據了解,中體產業控股股東股權轉讓事件已持續8個月之久,幾經波折,最終迎來曙光。
2016年11月13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向中體產業發出《基金中心關于申請停止股票交易的函》,欲轉讓其持有的中體產業22.0733%的全部股權。
第一次公開征集到的4家受讓方分別為北京翔明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樂體安鴻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鵬星船務有限公司。
不過,基金中心后來再次提出擬通過協議方式轉讓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截至7月5日,僅收到奧園一份有效受讓意向書。此次股權轉讓需基金中心對奧園完成盡職調查,國家體育總局和財政部完成審批。
實際上,奧園作為中體產業的第一大股東的候選人并不出人意料。據了解,奧園與國家體育總局早有交集,早在1999年其與中體產業一起打造了首個運動社區——廣州奧林匹克花園,開創了“體育+地產”的復合地產模式。
憑借奧林匹克的名片,奧園在全國一路擴張,版圖擴張至北京、天津、上海等,并于2002年將集團更名奧園集團。
據《中國建設報》報道,2002年奧園與中體產業分手,奧園退出北京、天津奧林匹克花園的股權,上海奧園中的股權也割讓給了中體。
如今隨著轉讓事件的逐步明朗化,奧園與中體產業分開15年之久后或將借此機會再續前緣。
圖謀布局體育小鎮
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中體產業房地產開發收入合計13.07億元,占總收入41%左右。截至2016年年底,中體產業營業收入11.86億元,同比上漲39.3%。其中房地產相關業務收入5.85億元,占比近半。
值得一提的是,中體產業在上海、沈陽、大連和揚州擁有房地產儲備規劃計容建筑面積為35.2萬平方米。
由此可見,房地產仍是中體產業不容忽視的一個業績籌碼,但就業績而言,該企業也陷入業績波動的渦旋之中。
2016年,中體產業營業收入同比上漲39.32%,實現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卻下降21.37%,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則同比上漲了374.71%至5885萬元。
公告披露,中體產業此次股權轉讓每股價格將不低于17.53元,截至7月7日收盤時每股價格為14.93元。披露收購后的首日,中體產業股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那奧園為何要選擇進行此次收購呢?據接近奧園的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奧園已取得幾個在開發的文化體育旅游項目,如若雙方最終落實合作,奧園將把旗下以體育、文化為主題的健康旅游資產為主的優質資產注入,充分發揮中體的資產和品牌價值。
目前,奧園集團旗下涉及地產、商業、奧買家、文旅和國際投資5個戰略板塊。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收購事項能強化奧園品牌名下體育主題物業發展,在小鎮建設熱潮中,奧園將“奧林匹克花園”升級為“奧林匹克小鎮”,以體育小鎮的概念獲取更高的拿地能力和開發營運能力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