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8 21:43: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記者 張鐘尹
7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部署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各地要落實屬地責任,堵住“后門”,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舉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一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財政金融政策有關情況發布會也重點提及如何防范地方債務風險。
對于如何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財政部副部長劉偉在發布會上表示,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指導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度,建立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制度,構建地方政府債務常態化監督機制。
“嚴堵后門”的同時“開好前門”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近期備受關注。
前不久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這是中央首次提出對地方債實行終身問責并倒查責任。
劉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是18.82萬億。到6月底,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是15.86萬億元,還是控制在18.82萬億這個限額以內的。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各地要落實屬地責任,堵住“后門”,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舉債。
劉偉表示,近年來,財政部著力推進制度建設,形成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監督的“閉環”制度體系。
對于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方面,實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劉偉指出,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是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通過的,這個限額按程序確定到各個省,是不允許突破的。
此外,將地方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劉偉指出,在《預算法》實施以后,凡是地方政府要新增政府債務,必須納入預算,接受同級人大審查和監督,不能在預算盤子之外隨意舉債。
而在“嚴堵后門”的同時,財政部也堅持“開好前門”。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表示,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這是“開好前門”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我們已經會同有關部門發了兩個文件——《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管理辦法》、《地方政府收費公路專項債券管理辦法》,根據歷史數據分析,這兩個領域的融資在地方政府債務里面占的比重比較大。
王克冰指出,我們還鼓勵地方在法定限額之內,試點發展項目收益和融資自求平衡的專項債券品種,建立專項債券和項目收益、資產相對應的制度。這些措施,就是要從我國實際出發,打造中國版的“市政項目債”,保障地方合理融資需求。
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9.8%
此外,劉偉在發布會上還表示,在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的背景下,上半年收入超預期增長,是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綜合反映。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306億元,同比增長9.8%,比去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5.3個百分點。
在全國財政收入增長態勢良好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財政增收結構也呈現積極變化。
從稅收增收占比看,上半年稅收增收額占財政增收總額的92.9%,比去年全年提高13.3個百分點。從稅收增收項目看,工業商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進口環節稅等主體稅種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稅收增收的產業結構看,第二、第三產業稅收增收貢獻相當,分別為47.5%和52.3%,來自實體經濟的稅收增收貢獻大幅提高。
此外,西部財政收入增長快于東部。從分地區收入增長情況看,東中西部地區收入增長基本協調,中、西部地區分別增長11.3%、10.7%;東部地區相對低一些,增長9.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