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9-07 09:27:47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上漲趨勢可謂“漲紅了眼”,由此,有專家表示,“配置人民幣債券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還將提高,因而增持趨勢將延續并有可能提速,預計有數千億美元在未來幾年涌入境內債券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9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311,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59個基點,創下2016年5月18日以來最高,這也是人民幣匯率連續第八個交易日上漲,累計升值達1268個基點。在外匯市場上,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昨日午后雙雙拉升,截至記者發稿前,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分別報6.5285和6.5374,較上一個交易日分別上漲231個基點和29個基點。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中國經濟狀況良好的背景下,伴隨著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成功舉行,并推動相關合作升溫,預示著人民幣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形中成為近期人民幣匯率加速上漲的重要因素。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的預期也在不斷增強。
宗良認為,美元近期表現偏弱,源于美元政策和改革不及年初預期,目前來看,沒有太大的突破。同時,美國債務負擔重,也對各項政策形成了約束,美元目前出現逆轉的概率低。另外,我國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引入“逆周期因子”,使得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前期上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速回升。
東方金誠評級副總監俞春江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伴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的回穩向好和美元指數的疲弱表現,人民幣匯價近期出現了連續補漲,表明貶值預期趨于消散。在美元下半年難以恢復強勢的背景下,擁有“逆周期因子”機制加持的人民幣匯價未來幾個月將趨于穩定,甚至可能延續上行態勢。
宗良則認為,今年人民幣匯率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對個人和企業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未來人民幣在呈現雙向波動的基礎上保持穩定的概率高。企業和個人都需要正視自身的實際需求,商業銀行也應通過各種避險手段來幫助企業去鎖定匯率,來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在人民幣貶值預期消散的背景下,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回報預期不斷改善,人民幣債券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上升。”俞春江表示。
根據中債登和上清所公布的7月份債券托管數據顯示,境外機構7月份共增持人民幣債券398.86億元,這已是境外機構連續數月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表明人民幣債券吸引力持續增強。
對此,俞春江認為,2017年7月份“債券通”的開通,為境外機構投資人民幣債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是近兩月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的重要推動力。
從上清所公布的相關數據來看,“債券通”開通首月相關債券的日均結算金額約為2.59億元,結算筆數為7.1筆。境外機構投資人民幣債券的便利性提高,顯著推高了其人民幣資產配置的積極性。
“隨著債券市場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在人民幣相對穩定的預期下,配置人民幣債券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還將提高,因而增持趨勢將延續并有可能提速,預計有數千億美元在未來幾年涌入境內債券市場。”俞春江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