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房地產稅新動向:按評估值征收,地方制定具體方案

一財網 2017-11-06 14:15:39

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撰文回答了房地產稅和個稅改革相關問題。在房地產稅問題上,肖捷首次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有權威分析人士稱,分步推進原則意味著房地產稅征收,可能采取先城市后鄉鎮、先市民后農民、先企業后個人策略逐步實施。

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如何改革?地方收入體系如何構建?

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撰文回答了上述問題。這篇名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文章描繪了十九大之后的財稅改革藍圖。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方面,肖捷首次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個稅改革則與此前已明確的方向相同: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而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失去主體稅種的地方政府未來將以共享稅為主、專享稅為輔,地方稅種和稅權將擴大。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稅制改革既反映了十九大報告精神,旨在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個稅、房地產稅改革都將有利于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同時稅制改革延續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稅制改革思路,基本方向和內容并沒有變化,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房地產稅征收原則確立

不同于已經實施、主要針對工商業房屋征收的房產稅,一字之差的房地產稅將對個人住房征稅,因此備受老百姓關注。

2015年8月,房地產稅正式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意味著房地產稅立法啟動。肖捷在上述文章中,首次明確了房地產稅將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

在稅收法定原則下,任何新稅種必須先立法后征收。因此,“立法先行”已是社會普遍共識。

“所謂充分授權,應該是給地方政府充分授權,讓地方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具體實施方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馮俏彬也持相同觀點:“各地房地產情況差異大,因此地方政府對當地房地產情況更熟悉,給地方充分授權,讓它在授權范圍內選擇具體開征時間、適用稅率、征收對象,從而有利于房地產稅平穩落地。”

在上述文章涉及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內容中,肖捷表示在中央統一立法和稅種開征權的前提下,根據稅種特點,通過立法授權,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地方稅收管理權限主要集中在省級。

中國稅務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焦瑞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分步推進原則意味著房地產稅征收,可能采取先城市后鄉鎮、先市民后農民、先企業后個人策略逐步實施。

此次肖捷文章提到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此前業內達成共識的按評估值征稅首次明確。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財稅專家均表示,房屋的評估值應是房屋市場價值,而非房產原值(即購房時價格),但由于近些年房價上漲較快,因此最終評估值應該會有折扣。

上海財經大學朱為群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房屋評估值是以市場價值為基礎,但一般會低于市場價值,并保持一定時期內的穩定。焦瑞進認為,房屋估值過高,可以給予折扣。

事實上,現行的針對工商業房產征收的房產稅在計稅時,對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后的余值計算繳納,具體標準由地方確定。

對于肖捷文章中提出的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馮俏彬認為,隨著對后端居民住房保有環節征稅,前端的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將相應降低,確保總體稅負平穩,這有利于房地產稅推出。

朱為群表示,建設和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降低,主要涉及土地增值稅制度的改革,以及各種行政性收費改革,具體怎么降可能需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等各種因素。

個稅:優化稅率完善稅前扣除

個稅改革事關老百姓錢包,備受關注。

肖捷在上述文章中表示,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優化稅率結構,完善稅前扣除,規范和強化稅基,加強稅收征管,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調節功能。實行代扣代繳和自行申報相結合的征管制度,加快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馮俏彬表示,個稅改革內容與此前一脈相承。今年全國兩會上,肖捷已經透露出個稅改革正在設計和論證中,總的思路是個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目前我國工薪個稅共有七檔,稅率范圍為3%~45%。楊志勇認為,我國工薪稅率過高,稅率級距窄,不利于吸引高端人才和培育中產階層。這一問題已經比較突出,需要盡快調整。

因此,優化稅率結構成為個稅改革的重頭戲。不少專家建議,適當減少稅率檔次降低稅率。比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建議,首先降低個人所得稅中工薪所得最高稅率,由45%下調至25%。

在綜合所得的個稅制度下,適度增加稅前扣除也備受民眾關注。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一大優點是在綜合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收入后,在綜合扣除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房貸利息支出等,這可以讓稅制更加公正公平。

在全國兩會上,肖捷表示,將考慮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會考慮在內。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專項扣除項目也要予以考慮,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地方稅及稅權雙擴圍

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后,地方稅種營業稅近日正式被廢除,失去主體稅種的地方政府面臨地方稅體系構建。此次的十九大報告則明確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

肖捷在上述文章內首次明確提出,結合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稅收制度改革和稅收政策調整,考慮稅種屬性,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科學確定共享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方式及比例,適當增加地方稅種,形成以共享稅為主、專享稅為輔,共享稅分享合理、專享稅劃分科學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體系。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財力基本平分,營業稅改增值稅后,為了保持財力格局穩定,增值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暫時調整為五五分成,但未來這一分享比例會調整。

肖捷認為,在目前已實施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土地增值稅等地方稅的基礎上,繼續拓展地方稅的范圍,同時逐步擴大水資源費改稅改革試點,改革完善城市維護建設稅。

馮俏彬表示,2018年開征的環境保護稅屬于地方稅種,未來開征的房地產稅也是地方稅種。而消費稅等部分稅目可以移交給地方。

目前,河北正進行水資源稅試點,今年預算報告明確水資源稅試點將擴圍。

除了適當增加點稅種外,肖捷還在文內提出“擴大地方稅權”。在中央統一立法和稅種開征權的前提下,根據稅種特點,通過立法授權,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地方稅收管理權限主要集中在省級。

另外,肖捷提出統籌推進政府非稅收入改革。加快非稅收入立法進程。深化清理收費改革,繼續推進費改稅。在規范管理、嚴格監督的前提下,適當下放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

來源:一財網 記者:陳益刊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性爱一二三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