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17-11-15 15:59:59
從全球首家飛行汽車公司被吉利收入囊中,到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電子巨頭東芝電視投向海信懷抱,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奔赴海外進行收購。這表明中國制造和資本輸出已進入“全球化軌道”。然而,海外收購只是手段,中國企業成為“品牌征服者”才是目的。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兩起備受關注的中國企業收購接連落地。國產汽車企業吉利最新宣布收購全球首家飛行汽車公司——美國太力的全部業務和資產。緊隨其后,11月14日下午,國產家電制造商海信宣布收購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電子巨頭東芝電視95%的股權。
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太力公司已經達成最終協議,收購太力公司的全部業務和資產。
太力公司已經有11年的歷史,是全球首家飛行汽車公司。他們開發的飛行概念車,看上去像是一臺小型噴氣機,機翼可以折疊,能夠在空中飛行和路面行駛模式之間自由切換。
在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看來,飛行汽車的出現有望改變未來的出行方式,并引領一個新行業的發展,“堵車堵起來多難受,如果在空中就走了,而且很輕松、很便捷、很安全,又非常經濟,穿梭在空中,我覺得中國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太力公司首席執行官卡爾·迪特也表示,十分看好飛行汽車的應用和市場前景,“飛行汽車可以很方便地到達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地區,比如可以從上海的一端到達另一端,只需要10分鐘,而不是1小時,這就是飛行汽車的價值。它還可以提供一個全新的產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
按照目前的計劃,飛行汽車的首批產品將在中國制造,不過會率先賣給美國市場。對此,李書福解釋,因為太力的產品在美國經過嚴格的測試,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基礎。
至于具體的時間表,李書福在不久前的一場公開論壇上透露,吉利預計在2019年推出首款飛行汽車,并將于2023年推出全球首臺垂直起降飛行汽車。
未來,太力的注冊地及總部將繼續留在美國,并專注于現有飛行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工作。與此同時,太力已經在杭州建立了研發機構,杭州也已經開始著手研究飛行汽車行駛的相關法規。
從美國移步日本,海信與東芝在東京聯合宣布: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電子巨頭東芝電視股權的95%正式轉讓給海信。
轉讓完成后,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并擁有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預期將于明年2月底完成交割。
海信集團品牌總監朱書琴昨晚在接受經濟之聲專訪時表示,本次收購完成后將有利于完善海信的全產業鏈建設,與此同時,雙方相互取長補短將帶來雙贏,“整個的電視業務包括生產、研發、銷售、智能電視內容業務的服務等。結合雙方的經驗和在技術上的相互借力,尤其是在顯示技術上面,我們相信這會給兩個品牌的價值帶來一個倍增的效果。”
據了解,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的潮流,而東芝電視則主要從事電視機及相關周邊設備、商用顯示器、多媒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云服務。業內觀點認為,有了東芝的技術加持,海信必然將加快全球市場的戰略布局。
對此,朱書琴表示,這也是本次收購的題中應有之義,“以日本市場為例,東芝在2016年是日本排名前三的品牌,海信在日本市場的增長也非常快,是在日本市場本土品牌以外最大的外資品牌。所以我們相信,僅就日本市場來看,兩個品牌聯合之后有去沖擊第二位的強勁勢頭。”
事實上,本次收購并非海信的首次“出海”。兩年前,海信與日本夏普同時宣布: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海信獲得夏普電視在美洲地區的品牌使用權和所有渠道資源。
從全球首家飛行汽車公司被吉利收入囊中,到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電子巨頭東芝電視投向海信懷抱,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奔赴海外進行收購。這表明中國制造和資本輸出已進入“全球化軌道”。
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海外并購遠非“一買了之”那么簡單,過去中企海外并購后失手的案例也不少。因此,如何與收購來的企業在品牌上融會貫通,研發出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讓品牌為我所用,并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的技術含量和國際知名度,這些才是關鍵。因此,海外收購只是手段,成為“品牌征服者”才是目的。
來源:央廣網 記者:劉柏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