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1 21:28:59
今日下發的《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明確表示,自即日起,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通知》還顯示,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王可然
11月21日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于今日(11月21日)下發了特急文件,要求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這份名為《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文件明確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經商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自即日起,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通知》還顯示,近年來,有些地區陸續批設了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或允許小額貸款公司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此外,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7月底,全國共批準了153家網絡小貸牌照(含已獲地方金融辦批復未開業的公司),今年前7個月的牌照發放數量已經接近去年全年。這些牌照主要分布在19個省市,有29家是早期成立的傳統小貸將經營范圍變更為網絡小貸。
從各地的家數來看:廣東省最多,有43家;其次是重慶市,有28家;江蘇省和江西省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別有21家和13家;浙江省有9家,排名第五;其余省市分別有1~8家。
有法365首席經濟學家李虹含認為,對網絡小貸公司的規范有利于互聯網金融企業未來走向成長正軌,網絡小貸公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根據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與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建設普惠金融體系,防控金融風險的要求。網絡小貸在發展過程中的不規范需要規制,但其可取之處在于提供了弱勢金融群體所需資金。此次《通知》響應防控金融風險的指示要求,同時對構建更加完備有效的普惠金融體系有重要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