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中國雙支柱調控框架升級獲IMF認可

經濟參考報 2017-12-19 10:57:30

IMF指出,中國監管當局在金融部門管理和監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監管當局積極參加完善標準的國際討論,為升級國內監管框架以適應金融業增長付出了巨大努力。

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公布了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核心成果報告,認為中國管理部門持續推進金融改革,在升級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存款保險體系、落實巴塞爾協議Ⅲ監管框架、加強證券投資者保護及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立保險業增長的穩健性框架等方面成效顯著。

IMF指出,中國監管當局在金融部門管理和監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監管當局積極參加完善標準的國際討論,為升級國內監管框架以適應金融業增長付出了巨大努力。具體在升級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方面,利率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這對維護金融穩定尤其關鍵。通過審慎的方式,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發揮更加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減少市場波動和不穩定因素。人民銀行在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分別放開了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為應對宏觀審慎風險,跨部門合作得到加強,包括2013年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以及人民銀行和監管部門加強系統性風險監測等。

全球來講,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一直處在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而中國人民銀行從較早時期就開始著手探索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

“維持金融系統穩定,只有貨幣政策還不夠,金融系統風險的主要來源是金融順周期性和跨市場風險傳染,宏觀審慎就是對金融順周期行為和跨市場風險傳染對癥下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此前曾表示,建立雙支柱調控框架可以起到兩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幣值穩定,二是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

據他介紹,中國較早探索和實踐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積極穩妥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增強利率調控能力;另一方面著力建立金融宏觀審慎框架。

IMF指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是近期成立的高級別跨部門委員會,這是一項積極進展。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承擔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雙重職責,中國最高決策機構能夠同時考慮上述兩項目標至關重要。“但為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能夠制定全面政策,應當建立獨立機構專職履行金融穩定職責,例如金融穩定子委員會。”IMF建議,金融穩定子委員會應為常設機構,應定期、經常召開會議。類似機構一般每季度舉行例會,但中國金融體系快速發展,可能需要頻率更高的會議安排。金融穩定子委員會應定期討論宏觀審慎相關風險的聯合評估,并對關鍵問題提出跨部門早期共識,重點關注系統性風險分析應對和宏觀審慎政策建議。

責編 畢陸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 框架 中國 貨幣政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