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2 23:17:57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副總經理張可亮認為,分層標準變化意義重大,降低了財務指標要求,讓更多企業看到希望,給精選層的推出預留了政策空間,讓市場對股轉下一步改革有了期待,這是回暖的跡象,讓更多投資人看到希望入場,能增加一些交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小璟
每經記者 王小璟
12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召開新三板分層與交易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新三板重磅改革方案,包括分層制度的完善、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等內容。其中,分層制度的改革十分引人注目。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分層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在創新層準入條件的差異化標準中,調減凈利潤標準,提高營業收入標準,新增競價市值標準;二是在創新層準入條件的共同標準中,增加合格投資者人數要求;三是創新層維持條件改為以合法合規和基本財務要求為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股轉公司還針對此前分層調整過程中,市場各方咨詢較多的一些操作性問題,例如分層調整的啟動時間、個別分層標準的計算口徑等進行了明確。此外,考慮到掛牌公司掛牌規范一段時間后再進入創新層較為穩妥,因此刪除了申請掛牌同時進入創新層的規定。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副總經理張可亮認為,分層標準變化意義重大,降低了財務指標要求,讓更多企業看到希望,給精選層的推出預留了政策空間,讓市場對股轉下一步改革有了期待,這是回暖的跡象
準入條件:創新層的營收門檻升高凈利門檻降低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分層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在保持現有市場分層基本架構、基本邏輯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創新層的部分準入和維持標準,促進更多優質企業向創新層聚集,提高創新層公司的公眾化水平,與實施差異化的股票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相匹配,為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功能的后續改革措施推出奠定市場基礎。
從創新層準入條件來看,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降低盈利性指標要求、提高營業收入指標要求、完善市值指標要求。改革之后的準入標準如下:
新標準一:
1、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均凈利潤不少于1000萬元;
2、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3、股本總額不少于2000萬元。
原標準一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
新標準二:
1、最近兩年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且年均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
2、最近兩年平均營業收入不低于6000萬元;
3、股本總額不少于2000萬元。
原標準二要求最近兩年平均營業收入不低于4000萬元。
新標準三:
1、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或者競價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
2、股本總額不少于5000萬元;
3、采取做市轉讓方式的,做市商家數不少于6家。
共同準入條件來看,增加了合格投資者人數要求、增加了最低凈資產要求、刪除了“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占比不低于50%”。
改革后的共同準入條件如下:
1、最近12個月完成過股票發行融資,且融資額累計不低于1000萬元;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
2、公司治理健全;股東大會制度等9項制度完備;設立董事會秘書并取得董秘資格證書。
3、合法合規要求。
4、年報按時披露,審計意見符合要求。
維持標準來看,新增了最低凈資產要求,刪除凈利潤、營業收入、市值等全部3項差異化維持標準、刪除“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占比不低于50%”。
同時,全國股轉公司表示,明年調層時間不變,仍為4月30日。
未來方向:漸次推進股票發行等方面制度創新
本次分層制度改革中,對于創新層準入條件的財務標準調整較多,全國股轉公司對此表示,財務標準是分層制度的核心,創新層準入條件中共有三套差異化財務標準,進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至少應符合其中一項標準。
其中標準一重在盈利能力。原來的規定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年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為擴大創新層對優質公司的覆蓋面,將凈利潤由兩年平均不低于2000萬元降低到兩年均不低于1000萬元,凈資產收益率由不低于10%降低到不低于8%;同時,為防止規模過小、經營不穩定的公司進入創新層,增加2000萬元最低股本要求。
標準二重在公司成長性。原來的規定為“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4000萬元,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50%”;為防止收入規模過小,業績波動較大的公司進入創新層,提升創新層公司質量,將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值由不低于4000萬元提高到不低于6000萬元,同時保留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變。
標準三重在市場認可度。原來的規定為“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轉讓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億元”,為與交易制度改革后的集合競價交易方式相銜接,將“做市市值”修改為“做市市值或者競價市值”。同時,考慮標準三沒有盈利和收入要求,公司經營風險較大,對公司的凈資產應有更高的標準,將股東權益不少于5000萬元調整為股本不少于5000萬元。
對于市場非常關心的分層后的差異化制度安排,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差異化制度安排既是市場分層的目的,也是分層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分層制度改革后,創新層公司將實施差異化的股票轉讓和信息披露制度。
具體而言,在股票轉讓方式的差異化方面,對于采用集合競價轉讓方式的掛牌公司,創新層公司每個轉讓日撮合5次;而基礎層公司每個轉讓日僅撮合1次。在信息披露制度的差異化方面,對創新層公司增加了季度報告、業績快報和業績預告等披露要求,在執行審計準則等方面從嚴要求,并初步實現分行業信息披露;而基礎層公司披露要求基本保持不變。此外,全國股轉公司前期還會同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了《創新創業公司非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業務實施細則(試行)》,創新層公司可以發行可轉換雙創債融資,這也是創新層差異化制度安排的組成部分。
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密切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以更好地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為目標,漸次推進股票發行等方面的制度創新,積極拓展市場服務。
業內聲音:穩定創新層將為“再分層”打下基礎
分層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后,引起業內人士熱議。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副總經理張可亮認為,分層標準變化意義重大,降低了財務指標要求,讓更多企業看到希望,給精選層的推出預留了政策空間,讓市場對股轉下一步改革有了期待,這是回暖的跡象,讓更多投資人看到希望入場,能增加一些交易。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總監付立春則表示,目前來看,分層必須循序推進:先優化創新層標準,擴大創新層范圍,再在此基礎上推出精選層。此次優化,主要是調整各項標準,提高資本市場指標標準。
降低財務指標標準包括降低增長率的要求等,部分公司進入創新層后,增長率明顯放緩,造成公司進出創新層、創新層不穩定的原因之一。維持標準的調整、降低,也更加充分考慮了創新層的穩定性,以及范圍的擴大等。
還有,考慮到創新層公司流動性在新三板市場中的作用,需要提高進入創新層流動性指標的要求。比如增加股東人數等。這樣做,能起到鼓勵公司選擇做市等方式積極交易,進一步增加創新層的流動性。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負責人彭海認為,之前的創新層標準中符合標準一的創新層企業很少,說明標準偏高,導致部門優質企業未能進入創新層,符合標準二的創新層企業較多,因此本次將標準二收入指標相應上調,分層制度優化主要降低財務標準,提高資本市場指標,有助于提升市場交易屬性,從而進一步完善市場定價功能。
同時彭海預計,2018年將不會出現批量創新層企業被調出這種大幅變動的情況。創新層的穩定也為將來可能推進的再分層提供了實施的基礎條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