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8 22:05:01
養老金心系萬家,直接關系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出現投資失誤,責任相當大。所以,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把風險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確保不出現大的風險隱患。有關方面和養老金投資機構應當正確看待、理性分析回報率,從而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動。
每經編輯 譚浩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譚浩俊
近日,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副局長湯曉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在養老金入市投資首年,被委托運營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相對謹慎,采取了審慎的投資原則,從目前的財務報告來看,截至2017年底,收益率達到或超過5%不成問題。她表示,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業內人士對于5%的收益率不是很滿意。他們認為,應充分利用養老金特性,提高投資回報率,適量增加股權類投資比例。
在養老金收支矛盾日益尖銳,一些地方已經出現收支缺口的情況下,業內人士對養老金投資5%的回報率不滿意,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這可能與養老金入市投資的期望值有關,大家希望養老金入市以后能夠回報率更高一點;另一方面,則可能與養老金收支矛盾越來越尖銳有關,有部分人擔心有一天會出現嚴重收不抵支現象,所以,人們對養老金投資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期望能夠通過提高投資回報率,來緩解養老金收支矛盾。
那么,5%的投資回報率到底是高還是低呢?養老金入市,到底應當把立足點放在哪呢?顯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要知道,養老金入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投資效率,增加投資回報,并以此來實現保值增值。因此,投資機構必須把提高投資回報率放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養老金的投資回報率,擴大養老金的增值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養老金心系萬家,直接關系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出現投資失誤,責任也是相當大的。所以,在投資過程中,又需要把風險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確保不出現大的風險隱患。
如何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結合點,是養老金投資機構必須把握好的重要方面。這也意味著,對5%的投資回報率,不能簡單地用高還是低來評判,而應當理性看待、客觀評價。
事實也是如此,養老金從存放銀行到購買金邊債券再到由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一級市場,養老金投資是在不斷進步、不斷開放的,回報率也是在不斷提升的。而允許養老金進入二級市場,并由專業的投資機構負責,也是經過多年的激烈爭論和廣泛討論以后,最終形成的共識。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也明確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可見,國家對養老金投資風險的把控是十分嚴格的。
這種嚴格的管控要求并不苛刻。要知道,歷史上一些地方也曾經利用養老金進行過投資,結果有一部分出現了風險。因此對養老金投資小心一點、慎重一點是沒有錯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隨著養老金投資經驗的不斷積累,尤其是資本市場的規范度越來越高,各種違規現象越來越少,價值投資理念不斷確立,養老金投資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小。一旦養老金投資的體系形成了,認識更加統一了,提高養老金投資比例的空間是存在的,也是可能的。
也正因為如此,對養老金投資5%的回報率,應當理性看待,不要只看高低,還要看投資背景、投資條件,既要橫向看,也要縱向看,既要用靜態的眼光看,也要用動態的眼光看,要看趨勢、看發展。特別是第一年投資就能夠獲得5%以上的回報率,還是能夠讓大家滿意的,也是符合養老金投資的基本規律的。
需要提醒管理層的是,雖然2017年是首次由專業投資機構負責養老金的投資運營,尚不足以全面評價專業機構的投資水平。但是,對投資回報率明顯偏低的投資機構,還是要相對慎重一點。
作為專業投資機構,在二級市場投資方面,應當是有一定經驗的,不應該出現太大差距。差距偏大,說明投資機構的投資能力確實存在問題。那么,就應當減少對這些機構的投資額度,并依據今后的投資回報情況確定是否可以增加投資額度。不然,難以形成良好的競爭態勢。
從總體上講,養老金投資能夠從一級市場轉向二級市場,由政府投資機構轉向專業投資機構,是一種進步。而對于投資回報率的關注,既可以看作是對養老金收支矛盾的擔憂,也可以看作是對養老金投資機構的期望。所以,有關方面和養老金投資機構應當正確看待、理性分析,從而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動。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