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牛市來了?(四)丨2018買什么?這5大類資產不容錯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8 21:47:34

每經編輯 黃小聰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江月

2018開年以來,A股藍籌白馬繼續一直漲,港股也在不斷創新高。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不少投資者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2018年還需要做大類資產配置嗎?如果需要,又有哪些資產值得配置呢?

A股:目前為止最為搶眼

其實所謂的大類資產配置,如果不考慮直接持有房產,單純從金融市場來看的話,根據類別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大致劃分為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大宗商品(如黃金、原油等相關產品)和另類資產(如對沖基金、REITs基金等)。進入2018年,權益類的股市可以說表現最為搶眼,不管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都讓人有種牛市已來的感覺,甚至不少機構都指出今年最好的機會就是在權益市場。

1、買什么:最看好金融業

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表示:“2018年市場偏價值的風格不會變,金融還是我們最為看好的行業,增量資金來自于外資、保險;目前市場正從春天的震蕩市過渡到夏天的牛市,但還處于牛市的初級階段,隨著行情慢慢回暖,自然會對成長股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說,先價值龍頭開篇,到了下半年可能成長龍頭也會跟上,開始出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

另外,“如果是處于牛市中,就不要輕易擇時,2018年如果定性為牛市初期的話,可能會出現回撤,但是可能跟過去2年的回撤幅度相比會比較小,因此不合適做擇時,而是做一些結構上的調整。”

2、怎么買:不做大的擇時

而在具體配置方面,某保險機構人士則是指出了自己的思路:“2017年和2018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按照價值投資去做。對我們來說,在各大類資產里面,其實最有吸引力的資產就是藍籌股,因為對于險資來說,加入布局藍籌股是必然的趨勢,即使經過去年的上漲,各行業龍頭股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另外,資管新規之后,各種中間渠道的錢出來后,會回到正軌上去,今年這種上漲其實只是開始,接下來保險還會加大配置。”

總的來說,“不做大的擇時,除非到了我們覺得估值到了該換掉的時候,不然的話,保持2017年的策略。”該保險機構人士進一步說道。

港股:依然是最便宜的資產

再到港股方面,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在中信保誠基金更名發布暨2018年資產配置論壇上表示,“其實看港股不用看那么細,那些所謂的A/H股溢價都是戰術性的,我們要看戰略性的。戰略性上說,港股它本質上就是中國的資產,而且是最便宜的資產,當中國經濟面臨新的轉型時,其實港股是率先受益。”

“未來如果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陸陸續續回到港股市場,那么港股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代表性會不斷提升,這會重演2006~2007年那時候代表中國城鎮化、工業化最牛的公司,那時候先在港股,再從港股慢慢轉到A股,帶動A股的行情。”張憶東繼續說道。

債市:配置機會可能出現在二季度

顯然,對于各大機構來說,今年的資產配置不能回避的肯定是權益類市場。那么,對于其他類資產呢?比如說債券市場,已經持續低迷了很長時間,有人說還會繼續低迷,而有人說是目前的債市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

某公募基金總經理分析指出,“2016年4季度是熊市的開始,2017年是熊市的繼續,而且在整個2017年,除了在6月份有很短暫的2周的交易時機之外,其他大部分時間,基本上只要做,大部分都是錯的。展望2018年,我們覺得,一旦隨著貨幣的緊縮到了一定程度,市場會發生比較大的逆轉,這個時候債券市場會變成比較好的資產,而現在炒得很熱的資產,會變成比較差的資產,在2018年的某個時點會看到這種資產的切換,所以我覺得債券現在應該是一個熊市的末期。”

“比如10年國債到了4.2%~4.3%,10年國開到了5.2%~5.5%,我覺得債券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的買入機會。從節奏來看,一季度特別是春節前流動性一般都不是特別緊,但考慮到對于經濟周期的預期,以及對通脹的擔憂,債券市場仍然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機會。可能到了二季度,債券市場會出現非常好的交易性機會。”該總經理進一步說道。

黃金:走勢或類似于2017年

此外,今年以來表現比較好的還有黃金,COMEX黃金最新報收1353.3美元,回顧這輪黃金行情可以看到,自2017年12月12日的階段低點1238.3美元開始,一個多月時間漲幅已超過9%。有意思的是,數據顯示,從2000年算起,黃金在1~2月取得絕對收益的概率竟然高達71%,平均收益4.85%。

可以看出,2018年以來黃金已經有著明顯的收益,而現在要不要追漲呢?在某公募基金人士看來,“無論從統計還是從經濟邏輯來看,從2017年底加倉持有至2018年2月底,是確定性非常高的投資機會。全年的話,可能先沖高、再回落、再沖高,震蕩上行的趨勢,跟去年有點像,但年底會沖得高一點。”因此,謹慎一點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等回落后再進行相應選擇。

期權衍生品計劃:或是2018年風口

至于另類投資市場,某私募人士則是指出,“期權衍生品計劃,我覺得2018年是非常好的風口,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期貨公司、證券公司,會發現去年個股期權交易量是去年幾十倍,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認可度越來越高,另外因為定增受限制,可轉債成為非常好途徑。”

另外在CTA方面,在2018年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全球CTA策略過去一年業績較為一般,但在2017年12月以來仍然獲得了大量大型機構投資人的青睞。

有私募人士指出,“2017年以來,國內CTA策略因商品市場主要品種波動率較低且品種走勢反轉頻繁等原因,收益表現平平。但我們研究優秀CTA策略產品的歷史走勢,其不僅長期凈值表現穩健,并且與傳統資產類別(股票、債券等)相關性較低,在資產配置組合中起到了很好的降低波動、平滑收益之作用。同時經統計,在海外成熟市場,優秀CTA策略產品出現回撤的階段正是機構投資者大幅度追加買入的時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黃小聰每經編輯江月 2018開年以來,A股藍籌白馬繼續一直漲,港股也在不斷創新高。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不少投資者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2018年還需要做大類資產配置嗎?如果需要,又有哪些資產值得配置呢? A股:目前為止最為搶眼 其實所謂的大類資產配置,如果不考慮直接持有房產,單純從金融市場來看的話,根據類別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大致劃分為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大宗商品(如黃金、原油等相關產品)和另類資產(如對沖基金、REITs基金等)。進入2018年,權益類的股市可以說表現最為搶眼,不管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都讓人有種牛市已來的感覺,甚至不少機構都指出今年最好的機會就是在權益市場。 1、買什么:最看好金融業 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表示:“2018年市場偏價值的風格不會變,金融還是我們最為看好的行業,增量資金來自于外資、保險;目前市場正從春天的震蕩市過渡到夏天的牛市,但還處于牛市的初級階段,隨著行情慢慢回暖,自然會對成長股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說,先價值龍頭開篇,到了下半年可能成長龍頭也會跟上,開始出現一些結構性的機會。” 另外,“如果是處于牛市中,就不要輕易擇時,2018年如果定性為牛市初期的話,可能會出現回撤,但是可能跟過去2年的回撤幅度相比會比較小,因此不合適做擇時,而是做一些結構上的調整。” 2、怎么買:不做大的擇時 而在具體配置方面,某保險機構人士則是指出了自己的思路:“2017年和2018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按照價值投資去做。對我們來說,在各大類資產里面,其實最有吸引力的資產就是藍籌股,因為對于險資來說,加入布局藍籌股是必然的趨勢,即使經過去年的上漲,各行業龍頭股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另外,資管新規之后,各種中間渠道的錢出來后,會回到正軌上去,今年這種上漲其實只是開始,接下來保險還會加大配置。” 總的來說,“不做大的擇時,除非到了我們覺得估值到了該換掉的時候,不然的話,保持2017年的策略。”該保險機構人士進一步說道。 港股:依然是最便宜的資產 再到港股方面,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在中信保誠基金更名發布暨2018年資產配置論壇上表示,“其實看港股不用看那么細,那些所謂的A/H股溢價都是戰術性的,我們要看戰略性的。戰略性上說,港股它本質上就是中國的資產,而且是最便宜的資產,當中國經濟面臨新的轉型時,其實港股是率先受益。” “未來如果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陸陸續續回到港股市場,那么港股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代表性會不斷提升,這會重演2006~2007年那時候代表中國城鎮化、工業化最牛的公司,那時候先在港股,再從港股慢慢轉到A股,帶動A股的行情。”張憶東繼續說道。 債市:配置機會可能出現在二季度 顯然,對于各大機構來說,今年的資產配置不能回避的肯定是權益類市場。那么,對于其他類資產呢?比如說債券市場,已經持續低迷了很長時間,有人說還會繼續低迷,而有人說是目前的債市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 某公募基金總經理分析指出,“2016年4季度是熊市的開始,2017年是熊市的繼續,而且在整個2017年,除了在6月份有很短暫的2周的交易時機之外,其他大部分時間,基本上只要做,大部分都是錯的。展望2018年,我們覺得,一旦隨著貨幣的緊縮到了一定程度,市場會發生比較大的逆轉,這個時候債券市場會變成比較好的資產,而現在炒得很熱的資產,會變成比較差的資產,在2018年的某個時點會看到這種資產的切換,所以我覺得債券現在應該是一個熊市的末期。” “比如10年國債到了4.2%~4.3%,10年國開到了5.2%~5.5%,我覺得債券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的買入機會。從節奏來看,一季度特別是春節前流動性一般都不是特別緊,但考慮到對于經濟周期的預期,以及對通脹的擔憂,債券市場仍然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機會。可能到了二季度,債券市場會出現非常好的交易性機會。”該總經理進一步說道。 黃金:走勢或類似于2017年 此外,今年以來表現比較好的還有黃金,COMEX黃金最新報收1353.3美元,回顧這輪黃金行情可以看到,自2017年12月12日的階段低點1238.3美元開始,一個多月時間漲幅已超過9%。有意思的是,數據顯示,從2000年算起,黃金在1~2月取得絕對收益的概率竟然高達71%,平均收益4.85%。 可以看出,2018年以來黃金已經有著明顯的收益,而現在要不要追漲呢?在某公募基金人士看來,“無論從統計還是從經濟邏輯來看,從2017年底加倉持有至2018年2月底,是確定性非常高的投資機會。全年的話,可能先沖高、再回落、再沖高,震蕩上行的趨勢,跟去年有點像,但年底會沖得高一點。”因此,謹慎一點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等回落后再進行相應選擇。 期權衍生品計劃:或是2018年風口 至于另類投資市場,某私募人士則是指出,“期權衍生品計劃,我覺得2018年是非常好的風口,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期貨公司、證券公司,會發現去年個股期權交易量是去年幾十倍,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認可度越來越高,另外因為定增受限制,可轉債成為非常好途徑。” 另外在CTA方面,在2018年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全球CTA策略過去一年業績較為一般,但在2017年12月以來仍然獲得了大量大型機構投資人的青睞。 有私募人士指出,“2017年以來,國內CTA策略因商品市場主要品種波動率較低且品種走勢反轉頻繁等原因,收益表現平平。但我們研究優秀CTA策略產品的歷史走勢,其不僅長期凈值表現穩健,并且與傳統資產類別(股票、債券等)相關性較低,在資產配置組合中起到了很好的降低波動、平滑收益之作用。同時經統計,在海外成熟市場,優秀CTA策略產品出現回撤的階段正是機構投資者大幅度追加買入的時候。”
牛市 大類資產配置 金融業 期權衍生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