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 2018-02-02 14:24:29
以知識傳播為名,加上互聯網巨頭的進入、推動,直播答題呈“百利無一害”的狀態。完成用戶積累后,直播答題行業的競爭態勢也開始顯現,分化也即將開始。
早已逐漸被淘汰的有獎答題披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外套”,華麗轉型后的直播答題,已成為如今大眾娛樂新寵。誰都沒有想到,十年前的“答題綜藝”竟在十年后成為“網紅”、“行業風口”。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的發生僅僅用了一個月。
完成用戶積累后,直播答題行業的競爭態勢也開始顯現,分化也即將開始。更專業的知識、更垂直的領域,“撩”用戶,只靠“撒幣”大概是不行了。
新年我們學會的第一個網絡詞匯是“撒幣”。答對12道題瓜分巨額獎金,大佬們撒的幣早已突破百萬大關。單從獎金數字來看,“燒錢”勢頭絕不弱于曾經的外賣補貼、打車補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31日,各類直播答題平臺、產品已超過20個,其中多數依附于直播、短視頻平臺,僅有5家為獨立APP。
從進入行業的時間上看,“首批玩家”上線時間在12月末到1月第一周之間,包含基于西瓜視頻平臺的百萬英雄、映客直播旗下的芝士超人、花椒直播平臺的百萬贏家以及王思聰微博“助陣”的沖頂大會。時間來到1月的第三周,網易、陌陌、微博以及百度等先后加入“戰局”,“撒幣”風繼續吹。
以知識傳播為名,加上互聯網巨頭的進入、推動,直播答題呈“百利無一害”的狀態。
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直播答題產品的盈利途徑相對單一。在1月9日與趣店旗下大白汽車分期達成1億元廣告合作后,芝士超人賺到了直播答題行業的“第一桶金”。短時間內完成商業變現雖然為行業提供了參考,但值得注意的是,廣告依然是目前盈利的唯一途徑。
趣店CEO羅敏曾在個人公眾號發布文章《大白汽車為什么要“撒幣”?》文中提及“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失,所有互聯網產品將面臨老客戶的留存與新用戶的吸納,而直播答題將成為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對比了目前幾種主流廣告投放手段所獲的收益后,羅敏認為直播答題所帶來的下載激活用戶往往是傳統手段的10倍。
在參與幾場直播答題活動中,記者發現每個場次的人數峰值都超過了百萬。假設數據無水分,這一用戶量對任何一個產品、企業來說都是可觀的。
在橫向對比各家的直播答題產品后,我們會發現主界面高度一致、玩法相同,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不少網友都表示,對于答題平臺的選擇并沒有偏好,“在哪玩”都差不多。另一方面,雖屢屢打出百萬獎金的“誘惑”,但除去1月6日的百萬英雄場次中,23名獲勝者每人得4萬以及1月10日芝士超人“血戰到底”場次中,江蘇女生獨獲百萬外,多數網友拿到的只是“毛毛雨”。當模式被固定、可收獲獎金不再有誘惑力,直播答題產品也會迎來用戶的“疲勞感”。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自1月最后一周開始,各直播答題產品的搜索量不斷下降。快速積累了人氣與眼球,直播答題面臨的下一個問題是用戶的留存。留不住用戶,何談吸引廣告,沒有廣告投入,“撒幣”成了無底洞。
相比用金錢和名人吸引用戶,直播答題的內容產出將是留住用戶的重點。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平臺已開始推出“主題專場”,圍繞熱點話題、企業產品、行業領域等向大眾輸出知識內容。如百萬贏家推出的重慶城市專場、芝士超人聯合行業媒體推出體育、科技專場,無疑將內容導向了更精準的用戶群體。如基于網易新聞與網易薄荷的用戶群體,網易傳媒在1月16日上線網易大贏家,并定位新聞類互動答題內容平臺。用戶群體決定內容的定位,反過來,這種細分的設置也能增加用戶的“忠誠度”。
除了產品屬性,直播答題模式本身還是一種傳播、營銷手段。通過行業細分和布局垂直領域,直播答題的“大流量”屬性可以刺激行業、產業的發展,這一點同曾經直播、短視頻的風靡效果相同。
雖然直播答題常常和直播內容轉型相聯系,但當越來越多非直播平臺進入這一領域時,答題也會以娛樂手段的形式進入生活的各個領域,社交、新聞、購物,而針對不同領域和需求制造知識內容,將成為各直播答題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 張曉莉 張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