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人民日報評網絡直播亂象:資本狂歡豈可踐踏法律道德底線

人民日報 2018-02-14 09:09:26

近年來,網絡直播行業的種種亂象已經到了令人側目的程度。今日,人民日報刊文評網絡直播亂象稱,當前互聯網經濟各種創新勢頭迅猛,競爭十分激烈。但是,資本不能凌駕于社會之上,資本的狂歡不可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Upload_1518566939054.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伊始,網絡直播行業借助直播答題再度火爆。高額獎金和參與人數節節攀升的背后是難以忽視的亂象:獎金分配不透明、題目設計不嚴謹、答題人數涉嫌“注水”……更有甚者,在題目中竟然將臺灣、香港列為“國家”。在涉及國家主權的重大問題上如此輕率,凸顯了某些互聯網從業者的無知妄為。

近年來,網絡直播行業的種種亂象已經到了令人側目的程度。有的惡搞調侃,導向存在明顯偏差;有的拼尺度,以色情低俗內容吸引眼球;有的斗富炫富,宣揚奢靡生活和拜金主義;有的直播虐殺動物、聚眾斗毆、飆酒等暴力獵奇和違法有害內容……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網絡直播行業的主流,但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可以說,網絡直播正在成為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滋生傳播的“重災區”。

錯誤行為的背后是錯誤的價值觀。某些互聯網企業為了吸引流量,故意放縱主播“打擦邊球”。同時,許多直播平臺企業以高額獎金為噱頭,鼓吹“一夜暴富”“玩著就能賺錢”,這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強調的勤勞致富格格不入。任由這樣的價值觀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是國家和人民之禍。

古人有義利之辯,強調義在利先,不因利害義。在現代市場經濟里,社會效益重于經濟利益,當二者發生沖突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全社會的共識。網絡直播行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嚴肅而重大的,絕不能為了吸引流量而放縱不良信息的傳播,絕不能出現“錢我來賺,惡劣節目所導致的道德風險、穩定風險由社會承擔”。

當前,互聯網經濟各種創新勢頭迅猛,競爭十分激烈。在發展初期,因為缺少規范和規則,野蠻生長難以完全避免。但是,創新與競爭必須在正常的軌道內。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增進人民福祉。資本不能凌駕于社會之上,資本的狂歡不可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批評網絡直播行業亂象不是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糾正錯誤,使其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互聯網行業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簡單粗糙的發展模式,用合理的創新造福用戶,創造價值。

(張賀/人民日報)

責編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網絡直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频在久久 | 亚洲动漫精品一区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