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3-30 09:20:31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可知,目前,因證券虛假陳述,投資者向*ST大控提出訴訟索賠,涉及的總金額或將超過億元門檻。而1月31日,*ST大控曾發布去年的業績預告,預計盈利2400萬元到2900萬元,這主要是由于出售所持有的青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500萬股權,獲得投資收益7380萬元所致。
圖片來源:CFP
*ST大控因證券虛假陳述而引發的訴訟仍在陸續增加。
此前,公司曾兩次發布公告,稱收到應訴通知,而據《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日,又有49名投資者向法院遞交材料,向*ST大控索賠,49名投資者訴訟總金額約為1800萬元。
加上之前公司公告中提及的訴訟索賠金額,對比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報可知,目前已知的訴訟索賠金額,已秒殺去年利潤金額。
“之前我們已先后兩次代理投資者起訴*ST大控,公司對前批次案件提起管轄權異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其申請,該公司又提起上訴,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管轄權問題塵埃落定。”代理此案的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ST大控稱,2017年11月13日收到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根據相關法律文書顯示,目前法院已分別受理4名原告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上述案件的起訴金額合計約786萬元。
同年10月9日,公司再次收到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根據相關法律文書顯示,目前法院已分別受理108名原告訴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代威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其中92名原告起訴公司,16名原告起訴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代威,上述案件的起訴金額合計約8319萬元。
“本次我們又向法院提交了49位投資者的訴訟材料,法院當場受理,訴訟金額1800余萬元。”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后續我們將繼續大批量向法院提交立案材料。”
對于這些訴訟,上市公司此前發布公告稱,“收到法院發來的上述《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后,公司正與律師積極商討應訴方案。本案尚未開庭審理,且未來的生效判決結果尚無法定論。本次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產生的影響尚不能確定。”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可知,目前,因證券虛假陳述,投資者向*ST大控提出訴訟索賠,涉及的總金額或將超過億元門檻。
1月31日,*ST大控曾發布去年的業績預告,預計盈利2400萬元到2900萬元,這主要是由于出售所持有的青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500萬股權,獲得投資收益7380萬元所致。
不過,公司的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提醒,“截至本專項說明出具之日止,我們的審計工作尚在進行中,最終的審計意見尚未形成。而公司董事會于1月31日公告的《大連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業績預盈公告》中披露,2017年度公司預計實現盈利。截至本專項說明出具之日止,導致公司2016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事項尚未完全消除;公司涉訴事項金額重大。根據我們已經實施的審計程序及獲取的審計證據,我們暫時無法對貴公司業績預盈的準確性發表意見。”
但是,到3月21日,*ST大控稱,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于2018年2月初告知,根據公司財務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要求,及對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量的評估,由于當前業務擴張,項目增多及人員繁忙,無法再派出足夠的有專業勝任能力的審計人員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無法保證在公司指定時間內完成2017年年度審計工作。公司獲悉后及時與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就上述事項協商溝通,同時,積極接觸其他審計機構。3月16日,經雙方協商,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不再承擔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